高中语文1.2《再别康桥》名师精编教案6(人教版必修一)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0:43: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名校名师推荐…………………………………………………

1.2《再别康桥》教案6(人教版必修一)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一、 新课引入

1 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 打开 t 1,展示歌词。播放音乐。

提问:歌听完了,同学们猜一猜,通过这首歌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什么? 答案:一位诗人和一首诗。(徐志摩和再别康桥)

解释康桥-----再别-----(同学们,我们想象一下: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欧洲。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午后,诗人独自悄悄来到康河,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在那一木一花中寻觅当年的欢声笑语和那洒落其间的青春年华.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于是便写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现在我们就走进这首诗,走进中国现代诗歌。)

4、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康桥:打开 t 4

康桥Cambridge,即剑桥。邻近康河,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是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诗人曾在剑桥大学学习生活过。徐志摩曾经这样说过:

我的眼光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可以说,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康桥美丽的风光打开 t 5

2 :朱自清先生说,现代的中国诗人应该首推郭沫若和徐志摩,也有一位文学家也说过:他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能忘记的诗集有三部,第一部是胡适之的《尝试记》,第二部是郭沫若的《女神》,第三部则是徐志摩《志摩的诗》,就是现在许多青年朋友也喜欢徐志摩的诗,那么,徐志摩的诗魅力何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名诗《再别康桥》,看看它妙在何处?打开 t 2

3、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徐志摩。 打开 t 3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

1

……………………………………………………………名校名师推荐…………………………………………………

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二、 新课开讲

1、 同学们先用两三分钟的时间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可以放开声音来读。要注意一些词的读音。青荇 漫溯 长篙 笙箫

3、好,现在就让我们来聆听一下《再别康桥》的朗诵录音,打开 t 6 1)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以及朗读时语调的柔和、舒缓。 2)欣赏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款款深情

同学们可以一边听,一边小声跟读,好好体会《在别康桥》蕴含着的感情,想一想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播放朗诵录音。 (请一个同学来读读)

提问:下面请同学们把这首诗的内容概括一下,说说诗人在这首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以自己回到母校康桥,在河中泛舟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对母校热爱、依依惜别的深情.

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人既然对康桥这么依依惜别,那说明他一定很喜欢、很舍不得康桥,对不对?那诗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么舍不得康桥呢?(因为康桥很美)康桥有多美呢?诗人已经在诗歌告诉我们了,那我们就来寻找、来欣赏这种美。诗歌是通过意象来表达感情的,本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

提问:同学们在诗歌找一找,哪些意象可以表现康桥的美丽?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打开 t 7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作用: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2

……………………………………………………………名校名师推荐…………………………………………………

下面我们来好好来品味、欣赏这首诗: 具体内容赏析 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国“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二节: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在情感层次上:是眷念。)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这一节写得十分传神,杨柳写成金柳,有色彩,比做新娘能想像出它的美好。所以这一比喻可以说是道出了心中美好的东西。也押韵有音乐美。)而且在中国古诗中有折柳送人习惯,而送人常在长短亭,杨柳岸边。故夕阳中的河畔的金柳 ,就别具意义了。别离愁情就更浓了。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

第三节: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