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0:14: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作者:许锋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年第03期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六个方面,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如果把智力因素比喻成一个人学习认知活动的循环系统,则非智力因素就相当于这一循环系统的动力(心脏).如果没有一个高效持久的动力,那么再好的循环系统也发挥不了作用.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非智力因素在生物教学中的影响越来越显现,而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影响人一生的因素.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利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和求知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钻研精神,开发创造能力,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1.在实验中培养兴趣.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多增加一些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来验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学会的不应只是会做几个实验,掌握一些实验技术,更应在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中培养学习兴趣.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学生可适当演示一些趣味实验.

2.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中,不少内容是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例如:在讲解空气污染时,联系到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形成酸雨的危害更大,并例举1952年伦敦大雾事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总结酸雨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并在课上交流.这样经常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就会对生物保持浓厚的兴趣.

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育手段,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最充分、最有效地传达授课者所要传输的信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正确、积极的自我理念和自我评价.自信是前进的动力,美国大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可见,拥有自信就拥有无限的生机.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原则、方法和手段可以反复交替使用,但要充分考虑教学知识点的逻辑顺序,注意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生物学有大量识记层次的内容,需要进行一定的记忆学习,但生物学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光靠死记硬背不行.教师要指导学生看书、读图、做实验,在掌握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备课要备学生,根据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学生总希望有展示和表现智慧才能、爱好特长的机会,以便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扬,这种情感体验得到多次强化,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多提问学生,注意照顾暂时学困生.二是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必要的练习,做到及时纠正,及时表扬.三是多鼓励学生,教师的鼓励和评价会强烈支配着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从而影响学生的自信心.

3.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针对学生学习生物中普遍感到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的现象,教学一要循序渐进,以旧带新,在复习旧知识中自然地引入新知识,这样学生学习新知识就较为容易.二要联想追忆,口诀帮助.这样既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的障碍,又可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还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

4.加强和学生的交流.课余时间,教师要经常找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师生共同探讨改进学习的方法.

三、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途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学习由“指导学习”向“独立学习”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对智力因素较差的学生来说,要通过指导使他们能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习惯,发展非智力因素,这对他们打好学习基础、争取获得学习的成功很有帮助.

1.加强预习和阅读.一是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在不能理解的问题上打上问号,在听课时特别注意或进行提问,做到带着问题进教室,听课时心中有数.二是课上阅读.课堂教学中还可留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进一步动脑思考:本课的新知识与学过的知识有何联系?本节重点是否理解了或准备提什么问题?教师要精讲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提出问题讨论.三是课后阅读.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后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该课所学的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是说边学习边动笔的好处.记笔记不仅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是复习旧知识的依据,同时还可从笔记中发现新的问题.在学习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记忆某些内容时,如果刚能勉强背诵时就停止了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结果过不了多久就不能准确回忆了;如果能“一鼓作气”,再多学几遍,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而且这样记忆,保持时间也特别长久.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还包括制订学习计划、掌握学习各个环节的学习技巧,及运筹时间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主动、轻松、针对性强,学习效果自然大大提高,积极性也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3.学会总结巩固知识.总结巩固知识,可以引导启发学生动脑筋加工创造,注意总结学过的知识,把一些典型的生物知识和课内实验设计联系起来,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更感兴趣.学生运用知识、查找资料和自我设计的过程,也是学习生物的一种方法,促进了他们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记忆.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