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0 23:15: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加强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学的思政课是实施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教师在上政治课时,过分强调学生对书本观点的接受,对考纲知识要点的记忆,忽略学生的自主发展、自主探究,以致学生思维固定,死记硬背,走向自我封闭。因此,普遍存在着思政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逐步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加强了思政课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既为我们思政课教师提供了转变教育观念的好机遇,也是一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因此,我们适应新课改要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是思政课教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政治课教研人员们对此作了很多探究,提出了很多花样翻新的灼见,但这一问题至今仍没有解决好。笔者据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建议,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

1、结合现实生活,阐明政治原理

思政课的内容本身与现实生活就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一些理

论,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现实生活的总结。而当我们用这些理论内容去解释现实生活时,却不一定能做到恰如其分。这是因为理论是抽象和概括的结果,而现实却是复杂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深人研读所要讲授的理论,而且要掌握大量的实际生活材料,并能对号人座地给出恰当的解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讲案例,让学生在对身有所感的社会现实的分析中理解所学的理论。

例如,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有些家长下岗的学生认为,如今社会上只讲效益、只讲赚钱,造成大量失业,使很多人没饭吃,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这种看法来自现实实际生活,我们如果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就无法让他们接受课本上的观点。面对学生的不解,我们必须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成熟,还有许多问题,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许多关系民生和社会保障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改革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但改革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改革初期所产生的对人民生活的冲击。这些问题将在进一步改革中解决,国家绝不会留下这些问题不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教师只有从总体和长远的角度,才能解释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暂时现象,使学生走出庐山。 2、加强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其实,政治课的课堂是很容易活跃的,因为它的内容与现实

生活联系最密切,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致。只要我们教师不去人为地与学生划一条界限,摒弃“灌输”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政治课堂中来。在课堂教学时,有时根本也并不需要殚精竭虑地试图变换很多花样, 这里有一个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提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提问”这个做法虽然原始,但却是基本的和有效的。提问可以直接促使学生想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也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提问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最好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设疑、释疑、解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的方式很多,不仅教师向学生提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可以先是学生,教师最后做小结。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每次课后给学生留思考题目,下一次讲新课之前讨论。这样,政治课堂一下就会活跃起来,学生也就不会感到单纯灌输那种枯燥而厌学了。如果课堂上经常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交流,我们就无需怀疑学生不专心上课,无须担心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 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所提的问题要灵活、具体,不要死板、抽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比如,不要问“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而最好问:“没有党的领导中国会怎样?”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政治课是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教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