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 (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18 2:31: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陋室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翻译并背诵《陋室铭》全文,掌握文言文常用实词。

2.通过学习本文,认识“铭”这种文体,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在品读中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重点】

通过朗读,掌握铭文的特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难点】

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二.学情分析:

七(2)班学生总人数44人,男生25人,女生19人。半年来由于我重视双基的落实,所以我所带的实验班里大部分学生从平时的作业、单元检测和期中阶段性检测中反映出双基知识掌握得较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教科书的课文作最好的示范阅读文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并用迁移方法阅读课外书。注意:做细课堂教学;重视课内阅读;适当的说话指导;加强背诵;重视语言的转化和内化。所以班里的优生在课堂上对课文的理解较深刻、透彻,对老师提的问题回答的很到位,并能灵活地将在课文中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日记或作文中去。中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但不能自觉地应用。中下的学生阅读、理解都比较困难,就谈不上主动积累了,甚至连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都成问题。

三.教学内容分析:

《陋室铭》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文字优美,立意清新,构思巧妙,韵味深长。其富有韵律美、结构美、意蕴美。文章运用比兴手法,以精美的语言、工整的对偶成为朗朗上口的经典文章。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了解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四.教学环节与活动: 一.导入新课:在中国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一处居所,它不以豪华的气派和精巧的设计而闻名,那是一所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简陋的房子。但它却因室主人的一篇铭文而被传诵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二.新课展开 (一)、简介背景,释“铭”解题

1.一体机出示背景: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刺史。刺史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就故意刁难。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知县,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2.同学们,你知道“铭”是什么意思吗?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视频。请学生进一步扩充、加深预习成果。 读准下列字音: 德馨( xīn) 苔痕(hén) 鸿儒(rú) 案牍(dú) 西蜀(shǔ) ..... 2.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这是一篇铭文。铭文很重视音韵,这篇文章通篇押韵,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什么? 4.再次齐读课文。(男、女生分开进行) (三)再读课文、译一译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边翻译,读一句,翻译一句,同时标注没有把握的语句。

2.在组内交流翻译中遇到的疑难语句,互相帮助解决。 3.班内展示翻译成果。

【每组指派代表,可以两组进行翻译比赛:一组代表读语句,一组代表接着翻译出意思。教师和其他学生适当点评、纠正。】

4.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组内学生讨论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明确〕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明确〕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明确〕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4.孔子云:何陋之有?

〔明确〕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5.教师强调重点词语解释。再出示全文译文。 (四)、再读课文,梳理结构并开展课堂讨论 1.文中哪两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明确〕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

〔明确〕 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写陋室。 3.名为陋室,实则不陋。文中哪些语句暗示了陋室不陋呢? 〔明确〕 相关的句子有: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写自然环境清幽雅致,这是写室中之景)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偶、对比,写交往人物不俗,衬托自己的“德馨”,这是写室中之人)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面写、实写,写出生活高雅脱俗,这是写室中之事)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反面写、虚写。表现作者不慕富贵,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板书:不“陋”原因: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4.作者说他所居的陋室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亭子一样,这是类比,你说诸葛亮的草庐、扬雄的亭子陋吗?为什么?刘禹锡认为他的屋子也不陋,那是为什么?你能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吗?

〔明确〕 不陋。 因为室主人不凡。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情操呢?这是什么写法?

〔明确〕 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情操。 托物言志。 三、背一背 1.方法指导。

(1)层意记忆背诵法:了解本文前后所写的内容,开始先以山、水类比;然后再写环境不陋;

接着写往来不陋;然后写生活不陋;最后以诸葛庐和子云亭自况。了解了这些内容后,再分层背诵。

(2)首字背诵法:识记每一句的第一个字,然后连缀起来,就能完整背诵了。 2.学生自由背诵课文,组内交流背诵情况,然后展开组与组的“背诵对抗”。 四、练一练

学习了这篇《陋室铭》,了解了刘禹锡借陋室以言志,表达自己不贪恋富贵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你能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仿作?

提出要求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韵;

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小结:

1.陋室之中的景是优美的,陋室之中的人是不俗的,陋室之中的生活是高雅的,你说作者所居陋室陋吗?(不陋)请大家齐读文中描写陋室特点的句子。(在读中结束新课)

六.课后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 1.用课文原文填空。

(1)《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 。 (2)《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 。 (3)《陋室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解释文中加点词。 (1)斯是陋室 .(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 .3.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 、 、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

4.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 ( ) 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教学评价:

(一)分层次地朗读教学贯串文章的始终。 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串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

1.讲完背景故事后,学生已有了学习本文的兴趣,于是我进行播放课文视频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产生阅读的欲望。

2.学生自由读,这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

3.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读后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点评,对什么地方应该重读,什么地方应该轻读,什么地方应该停顿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读课文,就不仅读出了情感,更读出了文章的韵味。

4.女同学朗读,男同学画出描写陋室的语句,品析这些语句是如何来表现陋室不陋的。在这样的几轮朗读之后,学生已能当堂背诵,而且对文章内容已经理解得比较好了。 (二)想出新颖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对文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