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4:57: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赫尔德:诗歌情感同宗教神秘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

格罗塞 :《艺术的起源》:追求情感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实践活动追寻外在目的,审美活动以情感表达为内在目的,游戏介于二者之间。 格罗塞把艺术也当成一种宗教。 ★游戏发生说

认为文学源于游戏或本质上就是游戏。

康德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斯宾塞、席勒:“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动物的游戏局限在身体运动的方式,而人还有想像力的游戏;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游戏冲动创造了一个活的形象。

德国学者谷鲁斯: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艺术活动可以归结为“内模仿”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 ★劳动说(文学发生根本原因的揭示)

该派认为劳动是文学产生的原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中考证了舞蹈动作来自采集种子的劳动活动。 二、文学的发展

1、文学活动发展的动力和原因的探讨 ★社会风气与时代变化 刘勰《文心雕龙2时序》:“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黑格尔的理念:文艺发展不过是作为世界本原的理念(idea)对文艺产生了不同作用而已。文艺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理念有由精神外化为物质形态再返回精神的自生长的要求,理念运动的不同阶段就有不同艺术类型来表现它。

★弗莱 :循环动因

文学的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自然界四季“循环”一样;春天对应为喜剧;夏天对应为传奇;秋天对应为悲剧;冬天对应于缺乏正面目标的讽刺文学;

★普洛普:《民间故事形态学》:从一百多个俄罗斯神话与民间故事分析出三十一种功能,各个不同的民间故事无非是这三十一个功能不同组合下呈现的不同样式。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俄狄浦斯神话流传中形成了不同变种,不同“版本”,它们都体现出大体相似的“主题”,即“过分强调人的血缘关系与过低估价人的血缘关系”的矛盾。该神话的不同变种无非是由同一些纸屑组合成了不同图像。

2、 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并不是文学发展的惟一的因素,上层建筑一些观念以及涉及文学发展的制度等往往有更直接影响; 经济因素只是在最终的意义上作为文学发展的根源性的、最基本的因素; 3、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 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平衡关系: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第一节、文学的含义 一、文学概念三义

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狭义文学才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美的艺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书法、电影

折中义文学:介乎两者之间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如一些政论散文。 二、文学作为文化

在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8世纪之前,文学通常被作为一般文化形态即广义文学看待。 1、魏晋前,文学泛指一切文章

“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文学、德行、言语、政事为孔门四科; 诗有多方面作用;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 2、古希腊

未产生一般文学概念,只有文学的特定形态,如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文学( literature ):14世纪自拉丁文litteratura和litterae引进 三、文学作为审美

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在中国大致完成与魏晋时期,在西方完成于16-18世纪,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1、中国

魏晋时期,宋文帝“四学”:儒学、玄学、史学、文学,文史正式分家。 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 陆机:“诗缘情” 钟嵘:“滋味” 刘勰:“情者文之经”,“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萧统、萧绎、沈约:声律等方面的努力 2、西方

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查里斯2巴托把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 (fine art)之中,手工艺、科学不再是“艺术”; 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在创作上对审美的追求; 四、文学作为惯例

1、惯例,在这里是指人们在使用文学概念时,有意无意遵循或建立的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的规范。 2、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

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像、虚构和情感等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如。威廉斯《便条》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通过上层建筑中政治等中介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商品意识形态 。“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 2、审美意识形态

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3、 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

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 4、 文学审美事件与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看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底总是与某种思想、观念、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5、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 (1)无功利与功利

无功利(disinterested,又译无利害),指人的活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

审美的无功利性(disinterestedness)表现在,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

文学直接地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内在地又隐伏着某种功利性(interestedness);

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2)形象与理性

审美形象的含义及特征:艺术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像、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 ,审美形象总是假定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 。

审美形象与艺术直觉:形象在直觉的瞬间真正活现出来; 直觉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领悟;审美直觉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

文学中的理性:理性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所构成的思维过程,与形象方式相对;形象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形象又依赖于理性的力量;艺术形象本身蕴含着某种理性;理性使艺术形象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生活; 形象与理性(小结)

文学的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了文学是形象的 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文学蕴含某种理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表现为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在深层具有某种理性 (3)情感与认识

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

审美情感的特征: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 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与审美无功利、审美形象相互渗透,并通过它们而显现

文学也是认识的: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且也表达客观理智认识;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必然包含认识因素;

情感与认识(小结)

?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和认识性应当联系起来考察 (4)小结

文学具备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属性: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这种双重属性存在于其特有的具体语言组织所形成的话语蕴藉之中,通过话语蕴藉显现出来。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语言活动。 第三节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1、文学与话语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语言区分为语言系统(1angue,或译语言、语言结构)和言语(parole)两种成分,前者指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后者指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福柯的话语理论:话语指语言结构与言语结合而形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话语(discourse),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文学话语的特殊性:文学是一种话语行为或话语实践,有具体社会关联性,与社会权力关系有紧密联系。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

文学话语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context,又译上下文,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语言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2、文学与话语蕴藉

蕴藉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蕴藉包容性的含义: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中国古典美学中论蕴藉: 刘勰:

《文心雕龙2定势》:“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 把“酝(蕴)藉”作为评价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 《文心雕龙2隐秀》:“文外之重旨”、“以复意为工”,提出“重旨”和“复意” ,指文章蕴含其他重要意义。

强调“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使酝藉者蓄隐而意愉” 张炎、贺贻孙:

张炎《词源2杂论》评元好问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 贺贻孙《诗筏》“诗以蕴藉为主,不得已而溢为光怪尔。蕴藉极而生光,光极而怪生焉。李、杜、王、孟及唐诸大家,各有一种光怪,不独长吉称怪也。怪至长吉极矣,然何尝不从蕴藉中来。” “所谓蕴藉风流者,惟风流乃见蕴藉耳;诗文不能风流,毕竟蕴藉不深。” 王夫之、赵翼、刘熙载

王夫之《古诗评选》评江淹诗“寄意在有无之间,慷慨之中自多蕴藉”

赵翼《瓯北诗话》赞李白古乐府诗“皆酝藉吞吐,言短意长,直接《国风》之遗。” 刘熙载《艺概2词曲概》“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话语蕴藉:

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 文学与话语蕴藉:

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这两层意思在文学中是统一起作用的。 3、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含蓄: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沈祥龙:《论词随笔》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 叶燮:《原诗2内篇》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 含混: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含蓄与含混:含蓄突出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一致性:话语蕴藉特性。 4、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第三编 文学创造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一节、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一、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1、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内涵:

物质生产指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关系:

精神生产的产生发展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物质生产始终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动因”,以西方精神史为例;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步;对物质生产发生作用

2、生产的特殊性:

2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物质生产中人对对象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物质实践的关系;精神生产是在精神领域中观念地改造对象世界并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生产

2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精神生产的手段是符号; 精神生产实质上是一种创造观念世界的符号活动

2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物质生产始终受到物质世界客观规律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工具科学化的制约;精神生产却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二、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1、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

文学与科学的区别:

科学反映活动立足于客体,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其成果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

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其成果是人的情绪、情感的物化形态。 文学和宗教的区别:

相似性: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形象性

宗教:以虚幻的唯心主义为基础—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价值—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 文学:以现实的真实感受为基础—发现、认识、回归世界—导向体现人本质力量的现实世界 2、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话语生产

文学创造是以言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 ,但不止是以话语为材料,而且旨在创造新的话语系统,是通过创造性话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生产。 文学言语与科学言语和日常言语区别: 科学话语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 日常言语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

文学言语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采用修辞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 第二节、创造的主体与客体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

文学创造的客体即文学的反映对象。 1、关于文学创造的客体的几种解释: ★客体即“自然”说

这一学说认为文学的客体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

最初确立这种观念的是古希腊人,集中体现在“艺术摹仿自然”的艺术观中,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亚里斯多德等。

在中国主要体现在《易经》的“象天法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发于地。。。” 该学说有一定的真理性,但其“自然”是指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还不定。 ★客体即“情感”说

认为文学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文学客体即人的心灵。主要盛行于18世纪的启蒙主义、感伤主义和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代表人物:华兹华斯、雪莱等 西方文论: 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雪莱:“诗人的职责就在于:把他自己从这些形象和感觉中所得到的愉快和热诚传达于他人。”史达尔夫人:诗表现的是诗人“灵魂中的感情”,当热情激动灵魂时,诗人就借助形象和比喻来表现“内心的东西”。

托尔斯泰:艺术就是一种“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的人类活动。 苏珊2朗格:“艺术乃是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 科林伍德:“艺术是在想像中表现自己的感情,真正的艺术就是情感的表现。” 中国古代文论:文学艺术是情感表现的观点贯穿始终 《尚书2尧典》 :“诗言志” 《乐记》:“情动于中,故发于声” 《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陆机《文赋》 :“诗缘情而绮靡” 刘勰《文心雕龙》:“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严羽《沧浪诗话》 :“诗者,吟咏情性也” ★客体即“原始意象”说

弗洛伊德把有原欲所形成的“个体无意识”确定为艺术表现的客体。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并退而广之认为人类文化包括文学都是“集体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