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 0:17: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资源 欢迎下载
第一章 货币供求理论 本章内容 本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货币供求均衡。其中,货币需求理论及货币均衡为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要程度:★★★ 名词解释 货币层次 流动性偏好★ 倒逼机制 单一规则★ 简答题 1、简要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 2、简述货币供应的完整模型,并分析影响货币供应 的主要因素。★ 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论述题 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2、试述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 核心考点:名词解释 1、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综合,它构成了货币供应量倍数扩张或收缩的基础,它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短期(中介)目标。 2、货币层次:是指不同范围的货币概念。中央银行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即 M0:现金,或流通的货币; M1:M0+各种活期存款; M2:M1+各种定期存款。 这种分类的经济意义在于,M1(“狭义货币”),一般构成了现实的购买力,对当期的物价水平有直接影响;而M2(“广义货币”),其中包含暂时不用的存款,它们是潜在的购买力,对于分析未来的总需求趋势较为重要。(注: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 3、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的一种心理因素。因为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所以人们会对货币产生偏好。引起这种偏好的动机可以区分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4、倒逼机制:中国的中央银行本身并非严格的独立决策主体,其控制货币供应的能力在制度上缺乏保证,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压迫中央银行被动地增加货币供应,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 5、平方根定律: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运用管理学中有关最优存货控制的理论,对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与利率相关的交易性货币需求模型,即平方根定律或鲍莫尔模型。 6、单一规则: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相对稳定的,并且据此提出了著名的“规则货币供应”的政策主张。他认为货币供应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单一规则”,即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弗里得曼认为,货币数量的范围应该确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也即M2;货币增长率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货币供应增长率一经确定不能任意变动。 7、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致相等的一种状态。货币均衡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简单的货币均衡,即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等;二是总需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即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致相等的条件下的货币供求均衡。前者是浅层次的货币均衡,后者是深层次的货币均衡。 核心考点:简答题 1、简要说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争论,实 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2、简要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1)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前者为,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后者为,这里,是名义收入,k是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在Y中所占的比率。K的大小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取决于其他类型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2) 两个方程虽然在形式上相近,但实质上有很大差别。 ①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着手,而剑桥方程式则从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 ②费雪方程式也被称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为现金余额说。 ③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将货币需求看作是一种资产选择的结果。 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弗里德曼主要考虑收入与持有货币的各项机会成本,构建了一个描述性的货币需求函数,该函数可以简化为: (, (), (), (π)) 其中,是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为永久收入; 分别为货币、债券、股票的预期回报率;πe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4、简要说明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和划分原则。 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即一
精品资源 欢迎下载
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 目前我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统计体系是: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含证券公司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客户保证金))。 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新的金融资产大量出现,因此M1、M2的内涵越来越不稳定。 5、简述货币供应的完整模型,并分析影响货币供应的主要因素。 基础货币(B) (法准)(超准) 货币供应量(M) *B;()/() 核心考点:论述题 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主流变革。 (l)传统的货币数量说。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3)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①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修正——平方根定律 ②托宾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修正③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加以发展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三类动机 (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2、试述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供应与扩展过程。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体系供应的,因此,中央银行是信用货币的源头,而商业银行是枢纽。 ①商业银行的信用货币创造扩张。 ②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应 3、试述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 模型分析了两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在理论上,它用一般均衡方法概括了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在政策上,它可以用于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模型不仅能把收入决定理论与货币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在一起,还能把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结合在一起。因此—模型不仅仅是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说是整个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之一。 4、试述货币供求均衡。 简单的货币供求均衡: 即曲线 (包括货币供给的内生和外生两种情况) 总供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模型 第二章 利率理论 本章内容 本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利率体系构成、利率理论的发展和利率水平的决定。其中,西方利率理论是重点,对利率水平的决定分析是难点。 本章的考点主要有:利率体系结构,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利率决定的因素,利率理论,利率的作用,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 本章重要程度:★★★★ 名词解释(概率不大)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基准利率、利率与回报率 简答题 1、简要说明西方利率理论中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及古典利率理论的异同。★ 论述题 1、试论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 2、利率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制约条件有哪些? 核心考点:名词解释 1、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借款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也就是金融市场上的市场利率。它包含了物价变动的预期和货币增贬值的影响。 实际利率则是指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利率,是债务人使用资金的真实成本。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2、基准利率:是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基准利率的变动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 3、利率与回报率: 利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但这不能准确衡量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证券的收益状况。能够准确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人持有证券所能得到多少收益的指标是回报率。 回报率是向持有者支付的利息加上以购买价格百分比表示的价格变动率。 4、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种类根据期限可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短期利率是指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货币市场利率; 长期利率一般是指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资本市场的利率。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会同时升降。但短期利率一般都低于长期利率。 5、流动性偏好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 ),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此时货币需求曲线呈水平状,货币需求无限大,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此时即使货币供给不断增加,利率也不会下降。核心考点:简答题 1、简要说明西方利率理论中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及古典利率
/
精品资源 欢迎下载
理论的异同。 三个理论都是从供求关系来解释利率的决定,但不同学派对供求关系的解释不同。(三个学派的观点不赘述) 凯恩斯的利率理论与古典利率理论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凯恩斯把利率看作纯粹的货币现象,利率的决定与实际变量无关,是一种纯货币利率理论。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与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之间的区别是: ①流动性偏好理论是短期货币利率理论,强调短期货币供求因素的决定作用;可贷资金理论是长期实际利率理论,强调实际经济变量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②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货币供求是存量;而可贷资金理论则注重对某一时期货币供求流量变化的分析。 ③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主要分析短期市场利率;而可贷资金理论则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实际利率的长期波动。 一般情况下,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之间并不矛盾。可贷资金理论重决定利率的因素,在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同样也能够决定利率。即可贷资金理论中使利率变动的全部因素,在流动性偏好理论中也会促使利率变动。同样,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货币供求构成了可贷资金理论的一部分。 2、画图说明古典利率理论和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的基本观点。 (1)古典利率理论 所谓古典利率理论,其主要思想为:利率由投资需求和储蓄意愿的均衡决定。投资是对货币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储蓄是货币的供给,随利率的上升而增加。利率就是资本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2)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由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偏重短期货币因素分析的货币利率理论。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需求分为三部分:①交易性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②预防性需求,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利率的提高而减少;③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货币需求可表示为收入Y和利率i的函数 (Y, i)。货币供给是政策变量,取决于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表现为满足收入和利率函数的货币需求的供应量,即 (i)。货币供求均衡时 。 3、模型中均衡利率是如何决定的? 西方经济学家把市场划分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曲线表示使商品市场的供求相均衡的利率与收入组合;曲线表示货币市场的供求相均衡时的利率与收入组合;曲线与曲线的交点就是同时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均衡时的利率与收入组合。在这点所决定的利率为均衡利率,所决定的收入为均衡收入,在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支配下,整个国民经济实现了均衡。 4、简述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是如何变动的? 金融市场按期限可以分为长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和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因此利率在两个市场上形成不同的利率水平。但是这些资金市场是密切相连的,利率波动会导致资金在各个市场间的流动。 ①各种不同类型的货币市场上的利率会同时波动,因为市场参与者可以根据利率变动来改变自己的资产组合和负债结构,各种短期利率之间由于证券的风险程度和流动性的差异存在明显的差别。 ②证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利率越高,证券价格越低;利率下降,则证券价格上升。由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不止参与一个市场,他们对不同证券的选择有助于直接将各个市场连接起来。 ③无论是货币市场还是资本市场,利率是被联结在一起的,因为证券投资者会根据相对收益的变化,用一种证券替代另一种证券,从而使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同时升降。但短期利率的升降幅度往往大于长期利率。从利率水平看,短期利率一般都低于长期利率。 5、简述利率与回报率的关系。 如一张100元面值的债券,票面利率为10%,当初购入价格等于面值,持有一年后以120元价格出售,则该债券持有者的回报率为: 这一结果表明,债券的回报率不一定必然等于该债券的利率。持有债券从时间t到时间t+1,其回报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核心考点:论述题 1、试论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 利率水平是研究利率量的决定,即利率究竟是多少的问题。由模型中得知,凡是导致I、S、L、M变动的因素,它们同时也都是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 (1)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正相关 ) (2)货币供求。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货币本身的增值或贬值。通常,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利率也就越高。 (4)中央银行的贴现率。 (5)国民生产总值。(一般正相关) (6)财政政策。 2、利率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制约条件有哪些。 利率是金融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借贷双方的利益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