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中华文化哲学期末试题答案整理.2015.1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5:22: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简答题

1. 五经、六经、七经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经:《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七经:《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论语》 2. 孔子对六经所做的工作:删诗书,正礼乐,传易,作春秋

3. 四科十哲:1、德行:子渊、子骞、伯牛、仲弓2、政事:子有、子路3、言语:子我、子贡4、文学:子游、子夏

4. 四配十二哲:四配: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孔伋、亚圣孟轲十二哲:子雍,子贡,子路,子损,子夏,子有,子耕,子我,

子求,子游,子张,朱熹

5. 四书五经: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6. 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

7. 濂洛关闽:指宋朝理学四个重要学派。濂指周敦颐,洛指程颐、程颢兄弟,关指张载,闽指朱熹。濂:无极而太极 洛:

体贴天理 性即理也 关:太虚即气 闵:月印万川

8. 几希:几之小,希指少。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和禽兽的区别既小又少,说明人和非人的区别是不显著不牢

靠的。

9. 大冶铸金:《庄子》把天地比作铜炉,把人和物比作锻造的金属。人去往哪里都是一样的,所以人之为人是无意义的。

道家行无意味论,人模人样是毫无意味在其中,人行不过是偶生偶成的。人物可以自得之物,不必自得。造化无目的,被造的人也没有目的。道是天地的主宰。 10. 阴阳:阴阳的关系:相反相对,相生相成。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 11. 五行:五行的关系:比相生而间相胜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五行关系:比相生而间相胜。天行之序木火土金水

12.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五行生物的原则。相互配合和谐,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同一,则无法继续发展。 13. 肖:相像,《尚书》骨肉相似为肖,人要像天地。

14. 践形《孟子》“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人要照着形象的要求实践出来,体现人所天赋的品质。形有意味,识破形

中人的真实面目,知晓自己应该做人之事。 15. 才:形里的气或智,工具性的,才禀于气。

16. 心者气之精爽:朱熹受了张载的影响,认为心与性有区别。张载认为,性是本来就有的,心却是后来才有的。朱熹也认为心性虽

有密切关系,们应区别开来、他以为理在气之先,心却是有形体以后才有的。 “是先有知觉之理,理未知觉,气聚成形,理与气合,便能知觉”。心是以气为存在条件的。心包含了理与气:但是朱熹又认为,心虽然是“理与气合”而后有,但也可以说心包含了理与气。他说:“心之理是太极,心之动静是阴阳”又说:“所觉者心之理也,能觉者气之灵也。”这就是说,心所要认识的对象,也就是本来就存在于心中的理,心的知觉作用是心借以认识自己心中之理的一种机能。结论:心对理的认识,是理的自我认识。这种物质性的心,并非普通的气所构成,而是由精爽之气构成的

1.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

史;孔子曰:“其意则丘窃取之矣”孟子说:“圣王采集歌谣的做法废止后,诗就没有了;诗没有之后,就出现了《春秋》一类史书。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都是一样的:上面记载的是齐桓公、晋文公之类的事,上面的文字,都是由史官记录而成。孔子说:‘各国史书(褒贬善恶)的原则,我私下里取来(运用到《春秋》中去)了。’”

2. 历史地言之,孔子之前,中国有历史;哲学地言之,孔子之前,中国无历史;经学地言之,孔子之后,中国无历史。

在孔子之前,中国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但是中国的哲学是从孔子开始,所以在哲学上,孔子之前没有历史;在经学的意义上,无论五经六级还是七经,孔子作春秋之后再无经可言。 3. 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孔子去世了,他的语言简洁,含义精深的言论消失了,他的七十二个弟子死了,儒学的精髓要义就偏离了。

4. 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认为的好学即使不会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5.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解读:自我期许,达成仁之任的要求。。”“弘”是宽广之意,“毅”是强忍之意,“弘毅”指的是宽广、坚忍的品

质、态度。“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这是朱熹的发挥。程颐认为:“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作为士的最高标准 6.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7. 亡国与亡天下

改朝换代谓之亡国,礼崩乐坏,民不聊生谓之亡天下。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想要保住一个国家,要靠他的臣子,而要保住天下,每个人都要身体力行。

8. 圣人与我同类者········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同然耳。

“先圣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的理解:人无分贵贱,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人心之所同然者是天理与仁义。只是圣人先于我们得到了理与义。一是启迪人们向上的自信;二是鞭促人们向上的努力。 9.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渠是“它”的意思。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情为性发,性由情见,按此逻辑,则四端之善情发自于性之善,但七情之恶情却也应是性之所发,那么性又有善恶了。这是朱子性情理论的 10.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体现了朱熹理一分殊的观点。 11. 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

荀子认为: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因为他有两只脚也没有动物似的毛发,而是因为有分辨思考的能力。人与万物的差别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

12. 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孟子·尽心上》

人之有形有色,无不各有自然之理,所谓天性也。践,如践言之践。盖众人有是形,而不能尽其理,故无以践其形;惟圣人有是形,而又能尽其理,然后可以践其形而无歉也。程子曰:“此言圣人尽得人道而能充其形也。盖人得天地之正气而生,与万物不同。既为人,须尽得人理,然后称其名。众人有之而不知,贤人践之而未尽,能充其形,惟圣人也。”杨氏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物者,形色也。则者,性也。各尽其则,则可以践形矣。”

13. 众人有是形,而不能尽其理,故无以践其形;惟圣人有是形,而又能尽其理,然后可以践其形而无歉也。朱子集注

人的容貌是天生的,寻常人有了天生的容貌,却不能靠行动来体现天赋的道理;只有圣人有了天生的容貌,又能完成天赋的道理,最后能将天理体现在行动上无愧于这一天赋。 论述题

1. 国学惟欲其旧,哲学惟欲其真,儒学则务期归于至善。以“新旧论”“真假论”“是非善恶论”为题每篇五百字以上小论

文,要求至少征引四书五经三次。

国学,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国学是家园的标准,是家园的象征物,象征我们的文化,让我们归心。语言是人存在的家园,让人们有归心感,是世代人生存的记号,是过去熟悉的感觉,不能更新替换,这样才能让我们有归心感。其使命是为世界做标记,作为记号的学问不能改,才能使世界中心点不变。文化的内涵是恒定的一层不变的不具有时代性的,所以国学要唯欲其旧。

2. 比较“道行之而成”和“行而后知有道”两种说法的异同

庄子的观点是“道”的虚无论,认为世间本来没有什么所谓的“道理”,是“行之而成”的,即通过普遍的共识来达成。就像鲁迅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种观点认为,道路在开凿之前是不存在的,路是人走出来的,如同道本身是不存在的,大家普遍认同和接受的公共道德,就是行为处事的标准。“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韩文公在《原道》中也提到“由是而之焉谓之道”,是行在道前,道得之于行。但是,值得指出的一点是“行不由径”,“径”是不可以称之为“道”的,所以,至于走的人多了成不成路,是另有判断标准的。

王船山的观点是“道”的真实论,认为世间本来就有一种道理,即道路在开凿之前并不是不存在的,路不是为人所道的,而是人的行为去印证道的存在。道先于行,道是决定走路成为可能,并决定走哪条路及如何走 3. 对于道的三种遮诠和表诠,请总体上以及一一对应比较两组说法

(1)“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者非道(1)天不变,道亦不变时间(2)“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者非道(2)放之四海而皆准空间(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者非道(3)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

4. 庄子、扬子云就“谁使正之”的问题,进行了一场怎样的“时空对话”?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如何? 庄子对此问题的看法是,“我与若不能相知”、“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我和你和别人全都不能相互透彻了解;而扬子云的看法则是,“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天下万事万物,纷繁错杂,可以观察天文来纠正;众人各抒己见,意见无法统一,圣贤之人可以判断各人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