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版)总复习:考点集训第四十四课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9:28: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十四课时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口述史料最广为人知的价值,就是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补充。文字史料,包括官方文献和民间文书,历来是史家研究历史的主要凭据,但毕竟很多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献记载或语焉不详,甚至付诸阙如,也有些只是一面之词,无法反映历史真相。而且由于种种社会变迁和历史动乱,导致大量档案文献的散佚流失,更是常有的事。当事人的口述,恰恰能弥补这些不足,对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所做的口述在这方面的作用尤著。

口述历史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它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这是由口述史的性质决定的。首先是口述史“自下而上”的角度。口述史学提倡创立平民化的历史,让不掌握话语霸权的人们,包括社会底层的百姓、少数裔族群和妇女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能性,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并因此构成历史的一部分。近年来口述历史更进一步,不仅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的行为,而且还把他们的愿望、情感和心态等精神交往活动当作口述历史研究的主题。这不仅使史学研究的视角产生了根本变化,也使史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

其次是口述史特有的“个人性”。就口述作为史料的价值而言,这一点甚至比第一点更重要。口述史是最具“个人性”的一种呈现方式。口述史以记录由个人亲述的生活和经验为主,重视从个人的角度来体现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认识,这里所说的“个人”,可以是大人物,是名人,同样也可以是处于边缘的小人物。对于同样的一段题材、一段历史,小人物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个人感受,他们的人生受此事件的影响,未必就不如大人物、代表人物深刻。而且,那些不仅来自领袖人物、也来自平民百姓和少数族群口述的人生故事,使史学家得以从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中,发掘出许多以往被忽略的侧面,或者为传统官方文献遗忘的段落。它使人们可以观察到冷冰冰的制度和结构以外的人性和他们的心态,这正是其他的史学研究

方法难以企及而口述史特别擅长之处。

第三是独特性。“新史学”提出要对历史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考察的主张,力图从整体上去把握它。但仅凭传统的文献和治史方法,很难做到这点,口述史却有其得天独厚的一面。通过口述,史学家往往能获得难以在官方文献中寻获的珍贵材料,例如某场战争、某个事件当中个人的际遇、家族的移民史、亲属与家族内部的关系等,这都可以对长于宏大叙事的史学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史料补充。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口述史学通过几十年经验的积累,已经走得更远,从对往事的简单再现深入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把关注的焦点从“真实的过去”转移到“记忆的过去”的认识深度。口述史能够在揭示历史的深层结构方面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这点已为口述史学家所公认。

(摘编自定宜庄《口述史料的独特价值与史料的整理鉴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各种社会变迁和历史动乱导致大量档案文献散佚流失,所以一些著名人物进行口述历史的工作。

B.口述史学提倡创立平民化的历史,让边缘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其经历等进入历史的记录中。

C.官方文献侧重记载领袖人物的人生故事,口述史侧重记载平民百姓等群体的人生故事,两者定位不同。

D.重建大众历史意识,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记忆的过去”,这是口述史学在长期积累中得到的重大发展。

※【答案讲评】D (A.“所以一些著名人物进行口述历史的工作”属于强加因果关系。B.把“可能性”“机会”当成必然。C.于文无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的比较,论证口述史料可以作为文字史料的补充的观点。

B.文章重点从平民性、个人性、独特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口述史的独特价值,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从口述史作为史料价值的角度,论述口述史的个人性比平民性更重要。 D.文章第四段阐述了口述史对“新史学”的重要意义,为口述史的独特性价值提供论据。

※【答案讲评】C (“论述口述史的个人性比平民性更重要”不正确,文章第三段只是提到这个观点,并没有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字史料的记载存在不清晰或不全面的情况。 B.史学研究的视角发生重大改变,其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跟口述史的发展密切相关。 C.对于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小人物的感受和认识不同于代表性人物。 D.从口述史中获得官方文献史之外的材料,可以帮助“新史学”实现综合考察历史的主张。

※【答案讲评】C (“小人物的感受和认识不同于代表性人物”说法绝对化,两者之间也可能会产生同样的感受和认识。)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设计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然而设计作为独立的学科,其历史十分短暂。当我们对设计的理解更多在形式层面展开的时候,形式分析、图像学研究、符号学理论就成为好的工具;当我们意识到设计承载着文化表达的时候,人类学的考察、文化批评、哲学思辨就是必然的选项;当我们关注技术进步带来应用层面创新时,科学理论、应用实验、技术研发等等也无可回避……在上述种种之上,设计还展现出一个显著特点——综合性,呼唤我们对真实世界建立超越学科分界的综合认知。

早期的设计史往往以代表人物和代表作为主体进行体系书写,这同样也是美术史研究的经典范式,但这种范式不断受到质疑。上世纪60年代,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在建筑界影响深远的展览——“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展出的是不同地区、民族的聚落建筑,展现了这些建筑与各自地域的和谐关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构造,其中蕴含着朴素而感人的实践智慧。越注重实践智慧,就越感受到以代表人物和代表作为主体的研究范式的局限性。真实的历史进步确实是由大量的无名之辈创造的。

设计学科要围绕现实问题展开,可能少有别的学科像设计学这样不断受到时代发展的挑战,尤其在今天倡导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形势下,设计的社会认知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时设计学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今天的设计,所倡导的也不再是简单地对现实需求的被动式响应,而是在深刻理解现实世界的基础上,主动设问,定义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例如,首届“中国设计智造”DIA大奖获奖作品方太水槽洗碗机,设计师基于中国人的生活方

式和行为习惯,重新定义了洗碗机的形态。新的水槽洗碗机不占据橱柜空间,紧贴水槽设置,符合传统洗碗习惯,并加上了消毒功能,紧凑实用,显示出设计思维的力量以及中国本土设计的实力和水准。

在求真、求知的基础上,求解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实则不然。相较于其他学科,设计学的求解在这个时代更有其特殊性,就是其实现能力。设计所面对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功能性问题,而是走向更为开阔的领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设计学院,即采用问题制模式进行教学,所提的问题看上去似乎与习惯中的设计领域无关,但针对问题拿出的具体设计成果又真真切切有效,显示出设计思维的巨大潜力。比如,一组同学设计并制造了一种价格仅为25美元的婴儿保温襁褓,通过慈善机构的批量购买和分发,减少了贫困地区新生儿的死亡率——他们通过调研发现造成贫困地区新生儿死亡的一大原因是新生儿体温过低,更致命的是家长没有能力把新生儿送到医院,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家长身边实现婴儿保温。

设计学的两个属性最为时代所需要,一是综合性,一是实现能力。综合性使得人们能够跨越学科界限重新组织知识和经验,寻找创新点;实现能力则意味着成果不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有明确的物的形态,对现实社会直接产生影响。年轻的设计学呼唤确立自己的学科范式。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设计学的前方是一片开阔的空间,蕴藏着丰富的可能性。

(摘编自方晓风《设计学亟待确立学科范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设计学科历史短暂但极具综合性,要求我们对真实世界建立超越学科分界的综合认知。

B.设计倡导的不只是对现实需求的被动式响应,而且是主动设问,定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C.设计学相较于其他学科,其求解在求真、求知的基础上,还要具备相应的实现能力。 D.设计学的综合性属性使人们能够寻找创新点,而其实现能力属性会直接影响现实社会。

※【答案讲评】B (理解不当。原文“今天的设计,所倡导的也不再是简单地对现实需求的被动式响应,而是在深刻理解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前后分句是并列关系,所用关

联词“不再是……而是”;而选项前后分句是递进关系,所用关联词“不只是……而且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先分述设计学的综合性特点,再写其实现能力的特点,最后阐述其广阔前景。 B.第二段以“方太水槽洗碗机”一例为事实论据,论述了设计学科所承受的沉重压力。 C.文章在论证设计的实现能力时,较多地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使读者更清楚明了。 D.文章充分运用道理、举例等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突出设计的重要属性。 ※【答案讲评】B (举例不是为了论证“设计学科所承受的沉重压力”,而是为了说明设计“在深刻理解现实世界的基础上,主动设问,定义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对设计的理解有形式层面、应用层面、文化表达层面,这些可融合为综合性。 B.设计的社会认知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所以设计学不断受到时代发展的挑战并承受巨大压力。

C.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设计学院做出的与习惯设计相反而又有效的设计,显示出设计思维的巨大潜力。

D.设计学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蕴藏着丰富的可创性,呼唤更多的研究者热情参与。

※【答案讲评】D (A.“可融合为综合性”错误。原文“在上述种种之上,设计还展现出一个显著特点——综合性”,可见它们均为特点之一。B.强加因果,原文中“设计的社会认知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和“设计学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之间,不是因果关系。C.“相反而又有效”与原文表达不一致,原文是“所提的问题看上去似乎与习惯中的设计领域无关,但针对问题拿出的具体设计成果又真真切切有效”。)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文学批评的“远”和“近”,既是批评态度问题,也是批评方法问题。“远”,指评论者与作家距离适当“远”一点,才能葆有客观性;“近”,指与作品文本距离贴近一点,回到作品本身,回到文本细读上来。

长久以来,很多文学批评者恰恰颠倒了这两点:距离作家太近,距离作品太远。前者表现为与作家熟,下笔只有褒扬甚至溢美之词。各类文学新作研讨会,往往是这一现象的放大镜和聚光灯。专业研讨本是检视和修正创作实践的重要环节,是评论者和创作者沟通的桥梁,遗憾的是,许多研讨会丧失文学批评功能,助长文学批评距离作家过近之风,不利于健康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