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商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31: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产品电商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曾盼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3期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逐渐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农村物流基础设备不完善、农产品品牌化程度低等实际性问题,导致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受到阻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农产品在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解决措施

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基于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产品迎来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契机,电商的运用一方面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直接对提高农民的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农村交通基础设备缺乏、农产品品牌化不高等原因,导致农产品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速度相对比较缓慢。由此可见,及时对当下存在的农产品电商发展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实际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生产的农副产品品种丰富,其中以粮食、水产、蔬菜等养殖产品为主,因此,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农业经济产值占很大比重。但农业经济不仅需要高产值的农产品做支撑,还需要“农业产业链”的贸易流通,其中农业初级生产者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农产品的消费群体是其终端。整个“农业产业链”包括农产品的种植、施肥供应链、农产品运输、深加工产业链以及营销等各个环节,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流通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不断兴起,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子商务实质上是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和优势而开展的商业贸易活动,与传统商业活动产生的贸易有所不同。电子商务将传统的集贸、市场、商超等转变为基于网络的虚拟商业平台,农产品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展示促进交易的发生,避免了见面会谈即可完成贸易,在这一过程中,商品销售很大依托于庞大的物流运输体系。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电子商务的不断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农业产品流通过程,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营销的效率。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单一的沟通渠道使得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受到阻碍,不利于农产品的快速流通,降低了农产品快速转变为经济效益的发展。因此,基于对目前农产品电商平台的了解,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是现代农业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沿海地区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较北方和内部较为迅猛,但从全国平台上来看,地区差异化不断扩大和增加,农业电子商务行业标准和监管不到位,消费者对其信任度不高,导致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整体较为缓慢。 二、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化低且规模小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开设网店,虽然目前主动开发网店门槛低且方便注册,农村网店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是相对专业的网店规模不仅少之又少,而且规模比小,大部分网店的专业化程度比较低,他们只是单纯的利用网络进行农产品的销售,缺乏对网店自身农产品的定位、消费者人群的定位和网络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造成资源浪费,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缺乏高品牌化和标准化的农产品

水产、生鲜、水果等特殊农产品没有专业化、标准化的销售模式,一方面以利于农产品的正常运输配送,另一方面为农产品的营销增加了一定的风险。目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商品主要是以销售平台的信誉为依据,当下的农产品品牌化程度不高,使得平台依托农产品的信誉和品质而购买的情况少之又少。因此,农产品自身品牌形象的建立,是加快农产品营销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基础。

(三)农村物流配套设施不完善

电子商务离不开物流运输,农村物流更加需要便捷的交通和相对齐全的冷链运输基础。要想农产品大量得到销售并降低运输成本,就需要交通运输的一套完整物流体系。而目前很多农产品的运输在单笔物流上的投入偏高,使得农产品营销在成本上浪费偏高;另一方面,我国在冷链食物上的运输比例严重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甚低,因此,农产品的冷链运输基础物流仍然有待完善。

三、解决农产品电商平台问题的措施分析

(一)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营销体系

首先,政府要积极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提升农村网络信息化,积极推动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倡导县市政府大力投入到农村网络建设中来,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电子商务平台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向多元化商务平台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实惠的消费产品。

(二)健全农产品标准化,提升农产品品牌化

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购物不仅仅重视的是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对其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售后服务也比较关注。农产品的标准化包括生产标准化、流通标准化、营销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是指农产品的种植过程是否按照统一的生产过程进行生产;流通标准化是指农产品的运输和包装技巧是否统一,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改变;营销标准化是指农产品在网络平台上是否运用标准的营销手段进行推广并实现销售。因此,提升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注重产品的品牌和服务甚至是售后服务,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需要根据农产品自身的特点对农产品进行分类,统一农产品的种植方法和养殖技术,实现其标准化生产模式;其次,对农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检测,统一产品销售包装的规格尺寸,根据市场化定位,实现农产品运输的标准化,并不断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应该与企业联合,加强对农村农产品品牌的认知,提升服务品牌意识,在打造农产品的品牌上可以穿插文化故事、生产者标识等,在包装设计上设立统一的品牌形象,对提升树立品牌意识有积极作用。 (三)完善农村农产品的运输链,建立售后服务机制

物流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得以发展的基础,特别是生鲜、蔬菜等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对冷链物流运输的要求更高。政府、企业和农村应该结合起来对农村交通运输进行整体规划协调,大力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降低农副产品物流的运输成本,不断提升营销质量,保证农产品营销、运输等多个环节的专业性,让农产品及时新鲜、准确的送达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四)培养电商人才,为农村电商建设保驾护航

生活当中互联网更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电子商务同样如此。各个地方级政府应该定期加大对农村电视知识的培训,创建电商学习课堂、讲座,邀请外界高素质的电商人才传授经验和知识。同时,国家在政策方面应积极鼓励年轻人回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通过提供补助和资金支持带动大学生回乡创业,在自己的家乡开天辟地,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提高农村电商的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 四、结束语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为农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更多可能,有利于专业化“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建设更加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农产品服务,对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夏青松.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砀山县为例[J]. 宿州学院学报, 2017(4):5-7.

[2] 张纯荣.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 2017(9):111-113.

[3] 费思宇. 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 28(4):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