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课程设计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12:25: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两帮:顶板和两帮使用整体钢筋塑料网支护。

二、采煤工艺

<一)采煤工艺

方法选择:6116工作面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综合机械化放顶采煤法。

正常生产工艺流程:进刀→煤机割煤→移架→第一轮放煤→返刀扫底<同时第二轮放煤)→推前溜→拉后溜→清理。

1、割煤工序

正常割煤工序为采煤机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采煤机为单向割煤,每割一刀煤,支架溜子推移一个步距0.8m,完成一次循环,往返一次割一刀煤。

2、进刀方式

本工作面采用机头机尾割三角煤端部斜切进刀,截深0.8m,采煤机割到端头后,将前滚筒降下来,返回进行斜切进刀,同时液压支架滞后采煤机后滚筒4-6架开始移架,如遇到特殊情况可以追机移架,或超前移架;直到走完弯曲段进入溜子的直线段,然后沿着溜子向机尾方向依次将溜子推直;采煤机升起左滚筒沿溜子向机头方向运行割三角煤;割完三角煤采煤机割煤返回,然后进行正常割煤,完成采煤机的进刀。

3、移架工序

移架为依次顺序移架,一般情况液压支架滞后采煤机后滚筒

6 / 40

4-6架的距离依次跟机移架;特殊情况,例如老顶来压、顶板破碎,应追机带压擦顶移架,支架滞后前滚筒1-2架。移架步距0.8m。

4、放煤方式

放煤由两名专职放煤工负责,采用采、放平行作业、一采一放双轮顺序放煤方式;初次放煤在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后进行,停采线前30m停止放煤。机头五架机尾五架不放顶煤。由两名专职放煤工按照135架、134架、133架……8架、7架、6架<依次间隔递减)开始放煤,第一轮放出顶煤的1/3,第二轮放到见矸关门。由于工作面较长,放煤工必须根据后溜中的煤量控制放煤速度,工作面同时放煤点严禁超过两处,防止压死后溜。

5、推溜工序

煤机返空刀扫底时,必须保证滞后采煤机不少于15m<约9节溜槽)的弯曲段距离。推溜步距0.8m。

6、层位控制

严格沿煤底板回采,使工作面层位控制合理。如遇煤层底板有较大起伏的情况可依据情况,以工作面平直为原则适当调整层位。

附图2为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图及巷道断面图。

第二节 生产系统

一、运输系统

采煤工作面用采煤机破煤后,用SGZ—630/220前刮板运输机将煤运到运输顺槽,用SGB—620/40型刮板输送机转载到

7 / 40

SPJ—650/22胶带输送机上运送到采区运输大巷运至采区煤仓<煤仓容量为500吨),利用水平大巷皮带运至井底煤仓用箕斗提至地面。

放顶煤落煤后用SGB—630/150C后刮板运输机将煤运到运输顺槽,通过转载机转载到顺槽皮带运输。

材料运输:地面材料装罐车后通过副井井筒罐笼运至井底车场,通过水平辅运大巷运至采区辅运大巷,利用回风顺槽运至工作面。

二、排水系统

本工作面因为是沿倾斜下山回采,工作面涌水通过两顺槽排入采区水仓,最后排至井底水仓。

三、供电系统

㈠采区变电所KBSG—200/6引出一趟660V电源供监控分站。

㈡移变KBSGZY—1000/6/1140引二趟1140V电源,一趟供液压泵站两台乳化液泵,另一趟供运输顺槽皮带、刮板运输机和工作面供前后煤溜及采煤机用电。

本工作面所有用电设备的负荷列表统计,见下表。

6116采煤工作面用电负荷统计表

设备名称 采煤机 前输送机 后输送机规格型号 4MG—200 使用地点 工作面数量 1 1 1 规定容量/kw 200KW 110KW 75KW 备注 SGZ—630/220 工作面割煤SGB—工作面放顶8 / 40

630/150C 乳化液泵胶带输送 机 双速绞车 调度绞车 四、通风防尘系统

煤 2 1 2 125KW 22KW 13 KW BRW200/31.5 SPJ—650/22 运输顺槽JSDB—13 JD—11.4 采面采区运输大 巷1 11.4 KW 1、确定风量

6116工作面风量计算:

根据“一通三防”管理规定中矿井风量计算细则所提供的采煤工作面的风量计算公式:

⑴按瓦斯涌出量的计算:

Q采=100×Q瓦·K=100×0.56×1.6=89.6m3/min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K——工作面通风系数取1.6;

Q瓦——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参照D1204工作面实测值和上年度瓦斯等级签定取0.56m3/min。

⑵按工作面风速计算:

Q采=60VS=60×1×9.24=554.4

9 / 40

注:《“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矿井通风量计算细则取值。

S——工作面平均面积9.24m2

平均控项距4.2×采高2.2=9.24m2 ⑶按工作面人数计算: Q采=4N=4×20=80m3/min

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20 按风速验算15S<Q采<240S

根据计算及风速验算本工作面供风量取值554.4m3/min,满足需要。

2、通风防尘系统 <1)通风: 新鲜风流:

地面→主副井→井底车场→水平运输大巷→采区运输大巷→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

乏风流:

回采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采区回风大巷→总回风巷→回风井→主扇风机→地面

<2)综合防尘:

1、在运输顺槽各转载点设置灭尘喷头:皮带机头、转载机、煤溜机头,保证其完好并正常使用。

2、在风巷安设6道净化水幕,保证生产期间开启,使用正

10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