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进分子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0:16: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处倍受外国列强欺辱的悲惨境地,中国的爱国知识分子满怀着对西方列强的痛恨而积极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就在这时,伴随着莫斯科的一声炮响,一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俄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给俄国送去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惊醒了中国千千万万个满怀爱国热情,期盼救国图强的中国先进分子。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一、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19世纪西方列强逐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再加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极大的冲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为了维护自已的统治,地主阶级兴起了以“自强,求福”的洋务运动,同时一部分资产阶级试图通过清政府统治发起维新运动各和平救国。但是由于洋务运动一开始就是由清政府兴起代表着大地主阶级的利举益。具有封建性,对西方列强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以及管理的上的腐朽,注定要失败。而维新运动从根本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认抱有幻想,又脱离人民群众,所以也只是昙花一现。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地主阶级和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方式是不能彻底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的。

辛丑条约的签定使清政府的朝庭成了洋人的朝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成立

了中国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同盟会,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了封建君主专治制度。但是由于他们的软弱性,只是推翻了一个朝庭并没有改变中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由其是辛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共和国的方案不能救中国,只能再谋求新的出路。 二、在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

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的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中国人学习西方一直在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这就为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土壤,再加上中国在巴黎外交失败,更是产生了避害意识,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

三、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民族解放希望。中国人民正当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中奋斗,新文化运动与西方文明危机发生碰撞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左右碰壁的知识分子忽然发现,高于资本主义文明的第三种文明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怎样选择的马克思主义

自1840年开始,中国逐渐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民族灭亡的危险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向西方寻求真理,幻想通过资本主义的发展来富强中国。但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刚刚开始起步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在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处在艰难的境地,民族工业的发展既是缓慢的,又是残缺不全的,中国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三民主义行不通,实业救国遭受挤压,资本主义的道路走不通,那么苏联十月革命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经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就是必然的选择。

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发展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摆脱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体系,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新的参照系。在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而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实现了历史发展的飞跃。由此可见,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合理解释:不是某些人或某个党派的主观意愿,而是世界历史的文明借鉴和两极分工,才使中国在马克

思主义指导下,跨越了资本主义,义无反顾地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从洪秀全到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人,前赴后继、历尽坎坷。他们向西方学习,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学术等方面广泛接受了西方的影响,从社会“大同”、君主立宪到资产阶级共和国,都曾经强烈地吸引着中国人民的注意力。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世界大势和中国历史进行精心观察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在对种种主义、种种学说进行广泛了解和诸多比较的基础上,独立思考、

自由争论。致力于文化启蒙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激昂的号角下,用《新青年》杂志吹响了向传统的文化统治——儒学进攻的冲锋号。他们积极倡导“破除迷信”,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此次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鲁迅、陈独秀、胡适等成为了其中的代表。民主和科学也成为了他们的口号。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敏锐观察到了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导中国工人运动。中国知识分子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状况决定了中国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社会大革命,以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改变旧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而共产主义理论是最革命的,而当时的中国又急需一场革命,于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

随着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中国的先进分子也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在开始时,各种社会主义思想共同影响着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最终选择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李大钊也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运动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它构成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直接前提。 五四运动爆发后,极大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幻想。在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的影响下,一些人经过比较,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在五四运动中,那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他们在这时发挥了某种先锋和桥梁的作用,使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起来,这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为了使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兴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也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1920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使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表示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正式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政治和文化史上的伟大转折,它使中国政治和文化的重建有了可能,使民族和国家有了希望,使中国革命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使中国的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被提上了日程。回顾历史,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偶然随意的,而是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上不断探索而做出的决定。因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思想才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状况的革命方式。马克思主义正是中国不断经受挫折后所做出的深思熟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