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八音和鸣(楚调)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7:15: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八音和鸣(楚调)教学

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本课的古代音乐作品,并结合已有的知识,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 2、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听赏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

3、了解、认识并区分“八音”。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与对音乐的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欣赏能力,在本课程的相关方面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古老音乐文化有一定的涉足。但这种能力与认知基础却由于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学生对这一特定的音乐文化意义存在一定鉴赏体验困难,产生情感背离问题,表现为情绪上不喜欢、体验上不共鸣、思想上不重视。因此改变这一状况是上好本课程的关键,也是课程设计成败的重要体现。“华夏音乐之光”是古代音乐的精选,旨在通过聆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人文内涵,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线索与贡献。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视频故事导入

1、课前播放2008年奥运会《击缶而歌》进入课堂

2、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你知道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吗?古琴曲《高山流水》知道吗?除了《高山流水》,你还能说出几首古代乐曲呢?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走进华夏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悠久、灿烂,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乐器和乐曲出现,代表每个时期的音乐特点,今天我们先来了解:春秋战国时代、西汉时期、魏晋时期的音乐。

活动3【讲授】魏晋时期 ——古琴与古琴曲

1、古琴: 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音色含蓄,颇有君子谦和之风,琴音独特,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在古代,古琴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

2、欣赏:古琴曲《酒狂》

①“竹林七贤”及阮籍简介。

魏国在晋公司马昭的统治时期,七位才华横溢的名士深知司马昭逼迫他们出来辅佐朝政的险恶之心,因此常隐于山间竹林,终日吟诗作赋,饮酒弹琴,不愿出来做官,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其中老大哥阮籍更是经常借酒佯狂,以回避政治斗争的旋涡,明以醉态示人,实则“托兴于酒”、奏乐明志,于是就有了古琴曲《酒狂》。

②作品欣赏。

问题:乐曲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乐曲每小节持续出现的音符大跳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乐曲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醉意朦胧、步履踉跄的醉者形象。其实醉者的内心是清醒的,借助音乐写意中的暗示与象征的手法,表达了阮籍愤懑的情绪和对人生执著的追求。

活动4【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楚调《八音和鸣》

资料:1、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编钟——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的乐器组。(附图片)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惊人成就,被誉为“世界文明奇迹”。

2、除了编钟,我们还要知道早在周代,我国古老的先民们把七十种乐器按照材料的性质分成“八音” ,即金(钟)、石(磬)、土(埙)、革(鼓)、丝(琴、瑟)、木(柷zhu、缶、木鱼)、匏(笙、竽)、竹(笛、箫、排萧)。(通过课件展示图片认识)

3、欣赏:楚调《八音和鸣》(播放视频)

钟磬乐从商代即在宫廷演奏。磬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有坚硬的石头打磨而成;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金属浇筑而成。让我们听听两千四百多年前,由金、石乐器主奏的音乐。

4、合作探究

(1)主题旋律

(2)思考:作品中出现了哪几种乐器?(编钟、编磬、瑟、古琴、鼓、埙、笛等。)

活动5【讲授】西汉时期——琵琶和琵琶曲

器乐独奏得到很大的发展。器乐独奏家在长安乃至全国都享有很高声誉。

1、诗歌与琵琶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是__唐_代诗人 白居易 的《 琵琶行 》中的诗句,描写的乐器是 琵琶 。

2、关于琵琶

最初叫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意思: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作“批”,向后挑进称作“把”。

琵琶音响铿锵美妙,富有金石之声,具有极强的音乐表现力。根据其演奏技巧及表现手法可分为文曲和武曲两种。

3、欣赏:根据其演奏技巧及表现手法可将琵琶分为文曲和武曲两类。(1)文曲:【湘妃泪】 此曲是以昭君和番的历史故事为题材,描写汉代王昭君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