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指导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6:49: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部分 实习行程

7月15日 由上海出发

7月16日 到达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7月17日 参观哈尔滨市(市容市

貌)

? 圣2索非亚大教堂

? 松花江畔(江心洲、边滩) ? 防洪纪念塔

? 中央大街(步行街) 哈尔滨市——五大连池市

7月18日 考察五大连池地区(地

质历史、火山地貌特征、山地植被、旅游人文景观) ? 五大连池

? 火山地质展览馆 ? 黑龙山

五大连池市——黑河市(穿越小兴安岭)

7月19日 参观黑河市(边境贸易,

城市历史)

? 参观大黑河岛国际商贸城(边境

贸易)

? 听报告(黑河城市历史与发展)

7月20日 观黑河附近自然景观(河

流地貌、湿地沼泽、植被土壤) ? 卧牛湖 ? 游览黑龙江 ? 爱辉历史陈列馆(爱国主义教育)

7月21日黑河——齐齐哈尔市扎龙

自然保护区(穿越小兴安岭)

7月22日 游览扎龙(旅游资源、

湿地生态、植被类型、人地关系)

7月23日 扎龙自然保护区——向

海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植被类型、人地关系)

向海自然保护区——吉林省长春市

7月24日 参观(旅游资源、人文

历史、市容市貌) ? 伪满皇宫博物院 ? 长春电影制片厂 ? 实习小结

7月25日 长春市——延边自治州

安图县二道白河镇

7月26日 考察长白山地区(山地

植被)

? 峡谷浮石林(火山地貌、山地植

被)

7月27日 登长白山(火山地貌、

山地垂直分布、山地植被) ? 长白山天池、瀑布、温泉

7月29日 二道白河——辽宁省沈

阳市(人文历史、市容市貌)

沈阳市——大连市

7月30日 大连老虎滩(海滩地貌、

植被景观)

? 参观大连市容,了解旅游人文景

7月31日 实习小结

返回上海

7

图1 实习路线图

8

第二部分 东北地区概况

1.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地理位置约为117°E—135°E,38°N—53°N,行政上

4

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三省,总面积78.8310 km2,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8.2%。

图 1 东北的地理位置

1.2 地质、地貌特征

东北地形总的特点是东、北、西三面环山,中部为丘陵和辽阔的平原。山系主要有两列,西侧是大兴安岭,东侧是长白山地。除两列华夏向山地外,北部还有一道北西向、新近隆起的小兴安岭。三者围成马蹄形,环抱着肥沃的东北干原。在平原的中南部,延伸一道与小兴安岭走向平行的松辽分水岭,海拔仅200多米,但它却使松花江与辽河南北分流,也是一条明显的新构造线。

东北水系比较发达, 主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辽河、鸭绿江等水系纵横贯

9

穿于东北大地。东北全区统称为东北大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冲积而成的低湿平原。

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东北地区的地形轮廓。在山地隆起带中,以断裂运动为主,同时伴有岩浆活动,酸性岩浆岩广泛分布。东北平原沉降,堆积了深厚的陆相白垩系,含有丰富的油气藏。第三纪初期,地壳相对稳定,山地经长期剥蚀,已成准平原状态。第三纪中期喜马拉雅运动开始,本区转为以挠曲、断裂为主的地壳.本区的新构造运动,对现代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升降运动是新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东部山地和大兴安岭自燕山运动以来一直是上升地区。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初松辽分水岭隆起,分隔了松花江与辽河水系。从此,就形成了三面环山、平原中开的盆地轮廓。中部平原是下沉地区。 断裂活动控制着升降运动和火山带、地震带的分布。本区火山活动相当剧烈,次数之多、分布之广为我国其他地区所罕见。从晚第三纪到现在,本区有多期火山活动,其中以上新世中期的老爷岭玄武岩喷发规模最大,覆盖在山区夷平面上,形成范围广阔的熔岩台地。火山锥数量明显增多,总数在500座以上。火山活动受断裂构造控制。

图2 东北地形图

1.3 气候特征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跨寒温带、温带、暖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温度差异明显,主要气候特征是冬季严寒,夏季冷湿。辽宁南部>10℃积温可达3400℃以上,冬小麦、早熟棉花、暖温带水果可正常生长。中部大部分地区>10℃积温在2400—3400℃之间,可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梁、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作物,一年一熟,但有时受低温冷害影响,需根据积温及其保证率进行品种布局。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长白山东南侧鸭绿江流域年降水量可达1000mm以上,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最多的地区。长白山西侧为600—700mm,松嫩平原400—600mm,大兴安岭东侧500mm,

10

岭西350mm。作物生长季降水量一般占年降水量的80%,这对雨养农业的发展很有利。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需水量一般350—500nnn,降水正常年份降水量能满足旱田作物的需要。但是年降水变率可达18%一22%,秋季变率可达30%一40%。一般松嫩平原西部及内蒙古东部多有旱灾,三江平原及松辽平原的低洼地常有涝灾。松花江、嫩江、辽河堤防建设标准不高,也易出现洪涝灾害。东北区冬季降雪较多,是我国降雪最多的地区,降雪日数从南向北为30天至190天以上,降雪量多,积雪稳定对冬小麦越冬和改善土壤墒情有利。降雪为开展冬季冰雪体育活动及旅游提供了条件。总之,东北地区东西、南北的水热条件差异对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城分异的格局的形成奠定了自然基础。

1.4 土壤和植被

1.4.1 植被分区

本区的植被就其种属来说,不如我国南方各区丰富,维管束植物约有2670种,特有种不显著 ,树木种类不多。但东北区却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大的区域。植物种类有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据统计,如以长白山地的植物为100,则东北平原相当于49,大兴安岭只相当于45,均不及长白山地的一半。此种现象与现代植物生长环境愈向西北愈趋严酷有关。

就亚欧大陆而言,本区植被具有一定的过渡特征。它是亚欧大陆温带草原的最东端,寒温带针叶林的最南端,暖温带夏绿林的最北缘。这些植被类型交汇于此,组成成分相互渗透。同时,因受强大的冬季风影响,这些反映地带性的植被,都有向南偏移趋势。本区植被按区系组成,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即达乌里区系、长白区系和蒙古区系。它们分别和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温带草原三种植被类型相适应。东北地区是达乌里、长白和蒙古区系的植物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区域。在现阶段的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下,东北植被的区域分异也相当明显。山地形成森林植被,平原出现森林草原和草原植被。

1.4.2 土壤分区

根据土壤区划原则,东北地区的土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带:IA1、寒温带针叶林灰化土带,IIA1、问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地带,IIB1、温带森林草原黑土带,IIB2、温带草原黑钙土,IIB3、温带干草原栗钙土带,IIIA1、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带(如图3)。

IA1包括大兴安岭山地北段的中山低地,该区的后寒冷,有永久冻土层。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及山杨等。

IIA1该区占东北地区的二分之一,这一地区干燥度都在1.0以下,年降水量450—900毫米。土壤都较粘重,富含有机质,并受季节性冻土层影响,土壤水分丰富。植被以针阔混交林,次生阔叶林,草甸及草甸沼泽为主,森林资源丰富。

IIB该地区具有明显的经度地带性,该区系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年降水量400—500毫米之间,自然植被为草甸草原和森林草原,局部分布有耐盐性植被及盐渍化土壤。

IIIA1本区气候温暖,但冬季有冻土层。低山丘陵分布的土壤以棕色森林土及草甸棕色森林土为主,平原地区以玉米、高粱、水稻为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