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涂车间喷漆工艺流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3:05: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喷漆车间喷漆工艺流程

一、除油

1、 去除黑色金属工件在生产过程中表面的油污,用槽浸法。碱液清洗配方:

氢氧化钠4%、磷酸钠4%、磷酸三钠4%、OP-10乳化液0.3%、温度90~95℃,处理时间5~8分钟。处理后检查方法:水洗后用刷帚刷,目测油污是否去净。

2、 去除有色金属工件表面的油污,用槽浸法。采用KL-13型除油除锈添加剂

处理(该添加剂为白色粉末),使用浓度:兑水比例2%,温度大于5℃(如加温处理速度加快),时间5~10分钟,槽液PH值:7。 3、 塑料制品的表面除油,用槽浸法。选用KL-16型脱腊除油粉,使用浓度:

兑水比例5%,温度40~65℃,时间5~10分钟。 二、清洗(除油后用水清洗) 三、除锈

采用酸性除锈,去除钢铁表面的锈垢,用槽浸法。酸洗除锈液配方:浓度31%的工业盐酸、缓蚀剂3%,温度:常温。处理时间3~8分钟,处理后检查方法:水洗后目测是否有锈垢存在。 四、清洗(除锈后用水清洗)

五、表调

用于磷化前的表面处理,用槽浸法(表调剂为白色粉末)。配槽液时按每1~3公斤/吨的用量慢慢添加,搅拌使其溶解。表调剂的工作条件为PH值7.5~9.5,温度:常温,时间半分钟。 六、磷化

用锌系磷化液使钢铁表面磷化,用槽浸法。WF磷化剂分为:A剂——配槽剂,B剂——补加剂,C剂——促进剂。

1、 槽液配制:槽内加水3/4体积,按每25~30公斤/吨的量加入A剂,然

后再添加用热水溶解的氢氧化钠(按每0.7公斤/吨的用量),最后加水至工作液面确认酸度。在即将开始磷化时,按每0.5~0.7公斤/吨的量加入C剂,搅拌均匀待用。

2、 使用工艺参数:总酸度18~35点,游离酸度0.5~1.5点,促进剂2~3点,

温度35~45℃,浸磷时间5~10分钟,检查方法:水洗、干燥后目测磷化膜应呈瓦灰色、结晶细致、无斑点、以及未磷化到的部位无氧化物等固体沉积物残留于表面,磷化后水洗应彻底,清洗后应迅速干燥。

3、 磷化液管理:磷化液连续使用后总酸度上升可用水稀释,总酸度下降时,

按每1.6公斤/吨补加B剂可上升1点。游离酸度上升时按每0.4公斤/吨加入氢氧化钠可降游离酸度1点,游离酸度下降可按每

6公斤/吨加入B剂,游离酸度可上升1点。槽液温度过低或C剂添加过多或B剂补加不足,游离酸度可能降到0.4点以下,出现这种情况时要按每0.9公斤/吨添加B剂,游离酸度上升0.1点,当C剂添加过多产生彩色膜时,可搅动或加热让其加快自然挥发。 七、清洗(磷化后用水清洗)

八、干燥(磷化、清洗后使待喷漆工件干燥) 九、喷涂

喷涂前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 选择涂料的品种 ② 检查涂料的性能 ③ 充分搅匀涂料④ 调整涂料粘度 ⑤ 涂料净化过滤 ⑥ 涂料颜色调整

喷涂时应根据被喷工件选择合适的涂料以及适当的粘度,要根据涂料的种类、空气压力、喷嘴的大小以及被喷面的需要量来定。 ① 喷嘴口径为0.5mm~1.8mm

② 供给喷枪的空气压力一般为0.3~0.6Mpa ③ 喷嘴与被喷面的距离一般以20~30cm为宜 ④ 喷出漆流的方向应尽量垂直于物体表面

⑤ 操作时每一喷涂条带的边缘应当重叠在前一已喷好的条带边缘上(以重 叠1/3为宜),喷枪的运动速度应保持均匀一致,不可时快时慢。 十、干燥

1、 一般ABS、PC等塑料自干漆烘烤温度为55~65℃,时间为30~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