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练习题库课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06: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所谓实践,指的是( )C.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生产实践

8、洛克说:“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 A.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 9、“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典型的(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0、“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1、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D.反映论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 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A.唯物主义观点

14、所谓认识的主体是指( D .是从事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实践着的人 15、认识论中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D.主体的能动性

2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认识客体含义的是( )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30、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B.第一体和第二性的关系 31、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3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D.实践—认识—实践

33、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道路是( C.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深入发展 34、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35、人们认识的起点是( )C.感觉

36、在认识的起点的几种提法中,正确的是( )D.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37、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D.感性认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 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3、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5、社会活动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社会规律是(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可以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 6、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点是( C.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 7、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B.自然规律是自发的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实 8、人的活动受着社会历史条件及其规律性的制约,这种制约性表现在( ) A.人们的思想动机根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发展规律制约人们思想实现的程度

9、“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的观点是( A.唯物史观 10、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B.生产劳动

11、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1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中的钥匙,因为劳动是(B.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13、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C.社会劳动 14、因为人们有选择能力,因此( D.人们可以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15、看待社会历史的基本趋势这个问题的正确观点是( A、社会进步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观点 16、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前进的、上升的

17、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 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18、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9、社会存在( 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0、下列各项中,全面表述社会存在含义的是( )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1、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 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23、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 )D.生产方式

24、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总和 25、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C.生产方式

26、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27、地理环境要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必须通过( D.对生产过程产生影响 28、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 )A.生物圈 29、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 )A.绿色植物

30、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 C.有很大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 31、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B.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3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 33、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C.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34、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B.生产劳动

35、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 )D.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36、社会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区别B.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 37、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38、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3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40、在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 A.生产力 41、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42、生产方式之所以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A.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都是在它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 43、生产力的含义是指( )D.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44、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 B.人和物之间的关系

45、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 D.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46、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者

47、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 48、生产资料包括( )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49、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B.生产工具系统 50、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5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B.根本标准

5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B.生产工具的状况

5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A.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为现实的生产力 54、在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主要是D.它在当代的物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55、人和物的要素从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关键是( )C.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56、生产关系是指( ) D.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57、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或起决定作用的内容)的关系是( )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58、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59、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60、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阶级社会是( B.奴隶社会

6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62、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 B.经济原因引起的 6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B.生产力的发展

64、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进步以(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动力 65、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 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66、上层建筑是指(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67、国家属于( )B.上层建筑

68、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69、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70、社会形态是(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7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72、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7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 74、下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A.自然科学

75、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C.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 76、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C.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77、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属于( 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78、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D.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79、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的贯彻主要是通过( D.政治暴力的强制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