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注疏》四库总目提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8 17:29: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周礼注疏》四库总目提要

年人,永徽中,官至太学博士,事迹具《旧唐书;儒学传》。《周礼》一书,上自河间献王,於诸经之中,其出最晚。其真伪亦纷如聚讼,不可缕举。惟《横渠语录》曰:“《周礼》是的当之书,然其间必有末世增入者。”郑樵《通志》引孙处之言曰:“周公居摄六年之後,书成归丰,而实未尝行。盖周公之为《周礼》,亦犹唐之显庆、开元礼,预为之以待他日之用,其实未尝行也。惟其未经行,故仅述大略,俟其临事而损益之。故建都之制,不与《召诰》、《洛诰》合;封国之制,不与《武成》、《孟子》合;设官之制,不与《周官》合;九畿之制,不与《禹贡》合”云云。(案此条所云,惟《召诰》、《洛诰》、《孟子》显相舛异,至《禹贡》乃唐虞之制,《武成》、《周官》乃梅赜《古文尚书》,《王制》乃汉文帝博士所追述,皆不足以为难,其说盖离合参半。)其说差为近之,然亦未尽也。夫《周礼》作於周初,而周事之可考者,不过《春秋》以後;其东迁以前三百馀年,官制之沿革,政典之损益,除旧布新,不知凡几。其初去成、康未远,不过因其旧章,稍为改易;而改易之人,不皆周公也。於是以後世之法窜入之,其书遂杂。其後去之愈远,时移势变,不可行者渐多,其书遂废。此亦如

1

年远者无徵,其增删之迹,遂靡所稽,统以为周公之旧耳。迨乎法制既更,简编犹在,好古者留为文献,故其书阅久而仍存。此又如《开元六典》、《政和五礼》,在当代已不行用,而今日尚有传本,不足异也。使其作伪,何不全伪六官,而必阙其一,至以千金购之不得哉!且作伪者必剽取旧文,借真者以实其赝,《古文尚书》是也。刘歆宗《左传》,而《左传》所云礼经,皆不见於《周礼》。《仪礼》十七篇,皆在《七略》所载古经七十篇中;《礼记》四十九篇,亦在刘向所录二百十四篇中。而《仪礼;聘礼》宾行饔饩之物,禾米刍薪之数,笾

子诸侯侯数侯制,与《司射》之文不同。《礼记;杂记》载子男执圭,与《典瑞》之文不同。《礼器》天子诸侯席数,与《司几筵》之文不

牵就其文,使与经传相合,以相证验,而必留此异同,以启後人之攻击?然则《周礼》一书,不尽原文,而非出依托,可概睹矣。《考工记》称郑之刀,又称秦无庐,郑封於宣王时,秦封於孝王时,其非周公之旧典,已无疑义。《南齐书》称文惠太子镇雍州,有盗发楚王冢,获竹简书,青丝编简,广数分,长二尺有奇,得十馀简,以示王僧虔,僧虔曰:“是科斗书《考工记》。”则其为秦以前书,亦灼然可知。虽不足以当《冬官》,然百工为九经之一,共工为九官之一,先王原以制器为大事,存之尚稍见古制。俞庭椿以下,纷纷割裂五官,均无知妄作耳。郑《注》,《隋志》作十二卷,贾《疏》文繁,乃析为五十卷,新旧《唐;志》并同。今本四十二卷,不知何人所并。玄於三《礼》

2

《请校正五经札子》,欲删削其书。然纬书不尽可据,亦非尽不可据,在审别其是非而已,不必窜易古书也。又好改经字,亦其一失。然所注但曰“当作某”耳,尚不似北宋以後连篇累牍,动称错简,则亦不必苛责於玄矣。公彦之《疏》,亦极博核,足以发挥郑学。《朱子语录》称五经疏中,《周礼疏》最好。盖宋儒惟朱子深於礼,故能知郑、贾之善云。 ◎《周礼》正义序 (唐朝散大夫行太学博士弘文馆学士臣贾公彦等奉敕撰) 夫天育蒸民,无主则乱;立君治乱,事资贤辅。但天皇地皇之日,无事安民。降自燧皇,方有臣矣。是以《易;通卦验》云:“天地成位,君臣道生。君有五期,辅有三名。”注云:“三名,公、卿、大夫。”又云:“燧皇始出,握机矩表计,置其刻日苍牙,通灵昌之成,孔演命,明道经。”注云:“拒燧皇,谓人皇,在伏羲前,风姓,始王天下者。”《丁菲:“所谓人皇九头,兄弟九人,别长九州者也。”是政教君臣,起自人皇之世,至伏羲因之。故《文耀钩》云:“伏羲作《易》名官者也。”又案《论语撰考》云:“黄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伏羲已前,虽有三名,未必具立官位,至黄帝名位乃具。是以《春秋纬;命历序》云:“有九头纪,时有臣,无官位尊卑之别。”燧皇、伏羲既有官,则其间九皇六十四民有官明矣,但无文字以知其官号也。案《左传》昭十七年云:“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

帝之子,已姓之祖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注云:“黄帝轩辕氏,姬姓之祖也。黄帝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