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继明《微观经济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 作为组织的企业及其治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0:26: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蔡继明《微观经济学(第2版)第Ⅴ篇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

第12章 作为组织的企业及其治理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解释基本概念:交易成本、不完全承诺、道德风险、接管、毒丸策略、绿色邮件、金色降落伞、法人、公司治理结构

答:略。

2.判断正误

(1)政府也像企业那样,是一个科层组织。( ) 【答案】√

【解析】科层结构是指,组织中不同的权威层次,这些权威对下一级可以发号施令,但必须接受上一级的指挥和命令。具有科层结构的组织被称为科层组织。在政府组织机构中,处于结构中间的科层的权威显然来自上一级的授权,而最高权威则来自他所具有的盈利知识,因为拥有盈利知识才能可以指挥别人如何去做。因此政府也像企业那样,是一个科层组织。

(2)若市场的交易成本足够低时,企业的规模就会减小。( ) 【答案】√

【解析】进行交易是有成本的,这些交易成本因交易的性质和组织方式的不同而不同,而人们显然会采用能够节约交易成本的组织形式。因此当交易依托市场来进行会更节约交易成本时,人们选择市场进行交易,而不是建立企业来进行交易,因此企业的规模就会减少。

(3)家族企业就是业主制企业。( ) 【答案】×

【解析】业主制企业是由个人出资经营的企业,是最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出资者就是企业主,掌握企业的全部业务经营权力,独享企业的全部利润和独自承担所有的风险,并对企业的债务负无限责任。它不是法人,全凭企业主的个人资信对外进行业务往来。但是家庭企业并不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只是对一些企业的习惯称呼,与业主制企业并不是一个概念。

(4)影响代理人工作结果的因素越多,委托人的道德风险就越高。( ) 【答案】√ 【解析】道德风险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影响代理人工作的结果的因素越多,则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就越大,那么委托人的道德风险就越高。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5)只有公司的股东才能成为董事会成员。( ) 【答案】×

【解析】董事会是这样一个机构,它由股东物色少量能代表自己利益的、有能力、值得信赖的人员组成,并受公司股东委托来托管法人财产。董事可以是股东,也可以不是股东。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与独立董事便不是公司的股东。

3.回答下列问题

(1)企业里面的交易可以用市场的机制来运行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企业里面的交易可以用市场机制来运行。根据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斯认为,进行交易是有成本的,这些交易成本因交易的性质和组织方式的不同而不同,而人们显然会采用能够节约交易成本的组织形式。因此,当交易依托市场来进行会节约交易成本时,人们选择市场进行交易;当一些交易在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中进行会节约交易成本时,人们又会建立企业来进行交易,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例如,两个企业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如果影响是正的(外部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反之,如果影响是负的(外部不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超过社会最优水平。但是如果把这两个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则此时的外部影响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将使自己的生产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使得交易成本较少。而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影响,故合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就等于社会的成本与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2)企业中也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请举例说明。 答: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

企业中的逆向选择问题主要表现在是高质量人才的大批量流失。企业往往不知道职员的真实能力或者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掌握职员的真实信息,只能根据全体职工的平均素质来确定其工资水平,对于那些能力优于平均素质的人才而言,相当于降低了他们的待遇,因此他们往往选择离职,最终企业中留下的是素质低于平均水平的人。理性的企业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会更进一步降低待遇,使得更多优秀人才流失。但是,逆向选择的出现往往是不完全或局部的,表现为企业一方面流失大量的人才,同时也在不断地引进高质量的人才。

(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能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这一传统智慧么? 答: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努力程度,同时由于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委托-代理问题。

如果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有充分的了解,即具有完全的信息,则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他可以与代理人订立一份详细的合同,规定代理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人应尽的责任,并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如果发现代理人有违约之处,即按照合同规定对其实施处罚。在这种情况下,委托-代理关系就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情况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委托人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监视代理人的一举一动;即使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也可能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更何况,在许多场合,监督本身也许都不可能。在这种信息不完全、委托人无法对代理人行为进行直接“监控”的条件下,委托人会想办法能够确保代理人不偷懒、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在用人方面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新进来的员工企业的管理者都信不过,那么企业不会进入良性循环,只有,企业管理者在充分了解员工信息的情况下,企业就不会出现委托代理问题。

(4)有人说,公司中最重要的委托代理关系是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你对此的看法是什么?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企业包括了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并且在每一层的代理关系中都容易出现道德风险。比如,在公司制企业中,很多中小股东并不知道公司应当如何发展以及如何管理公司的运营等问题,所以他们必须委托董事会来替他们对公司进行运作。这里,中小股东就是委托人,而董事会就是代理人。董事会可能无法具体管理企业,故他们需雇佣经理人员来对公司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这样,在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又形成了一层委托代理关系。此时,董事会变成了委托人,而经理人员则成了代理人。经理人员又需要雇佣员工进行生产和销售等活动,因此,在经理和员工之间也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只不过经理此时是委托人,员工是代理人。

在现代实际经济生活中,董事会的主要职能已经从管理转变为战略决策和监督,而作为董事会议定代理人的高层经理人员的权力要比法律规定的更大。因此公司治理问题要面临的核心委托代理关系是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委托人和代理人各自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作为委托人的董事会要求经理人员尽职尽责,执行好经营管理的职能,以便为公司取得更多的“剩余收入”利润;而作为代理人的高层经理人员所追求的,则是他们的人力资本(知识、才能、社会地位)的增值和收入最大化。为此就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经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包括公司的盈利状况、市场占有率、在社会公益方面的表现等)对他们实行激励。

综上所述,在公司中,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最重要的委托—代理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降低企业的效率,导致公司效益下降。

(5)现在,很多公司都给其高级管理人员一部分股份,这样做的合理性在什么地方? 答:(1)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它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公司给高级管理人员一部分股份这种做法属于激励机制。公司给高级管理人员一部分股份,这样会使企业利润的分享把企业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的长期发展联系在一起。分享制在现代公司中的实践主要有职工持股制度和利润分享制,前者是职工凭借拥有部分股权而参与企业剩余利润分配,而后者职工无股权,实际上是年终根据企业利润实现情况而发放奖金。

(2)股票期权制度是指公司董事会与职业经理签订合同,授予经理在未来基本时间段内以约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的选择权,经理人员获得的收益为股票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公司给高级管理人员一部分股份属于股票期权制度。公司给予其经营者的不是现金报酬,也不是股票本身,而是一种权利,根据这种权利,经营者可以购买本公司的股票。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股票期权计划对企业经营者具有两个方面的激励作用: ①“报酬激励”,是在经营者购买股票之前发挥作用的。在股票期权计划下,如果公司经营得好,公司股票的价格就能够不断地上涨,经营者就可以通过行使股票期权计划所赋予的权利(即购买既定价格和数量的公司股票)而获得可观的收益;反之,如果公司经营得不好,股票价格就不能够上涨,有时甚至还会下跌,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就可以放弃股票期权计划所赋予的特权而避免遭受损失。总之,股票期权向企业的经营者提供了一个没有任何风险的获利机会。如果预计公司的股票还会进一步升值,则这些高级经理人员也可以决定暂时不卖,而等到股票价格上升到更高水平以后再卖,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由此可见,只要公司的股票能够不断地升值,股票期权计划就可以给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员带来丰厚的报酬。另一方面,如果公司经营状况不佳,股票价格不断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显然将放弃他们所拥有的股票期权。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股票期权计划给予企业经营者的实际上只是一种获利的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须要这些经营者积极地负起责任来,通过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来实现公司资产的不断增值,实现股票价格的不断升值。这样一来,股票期权计划就通过“报酬激励”机制把经营者的行为引导到与公司所有者的利益相一致的轨道上来了。

②“所有权激励”,是在经营者购买了股票之后发挥作用的。一旦经营者购买了公司的股票,则他们也就处于和普通股东同样的地位了:他们现在也成了企业的所有者。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他们的目的当然也是(或至少有一部分是)为了利润的最大化,为了资产的保值增值。于是,股票期权计划又通过“所有权激励”机制保证了经营者的行为与所有者的利益相一致。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