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旅游资源的气候适宜性评价-文档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58: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枣阳市旅游资源的气候适宜性评价

引 言

人们是否到某个旅游景区观赏,不仅要考虑该旅游景区本身所具有的观赏价值或教育意义,也要考虑当地气候环境的适宜性。气候状况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景的影响,包括直接的造景功能和间接的育景功能[1];二是对旅行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体的体感舒适程度的影响。对旅游舒适气候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后半期,在国内关于各地的相关研究也有很多,如刘继韩(1989)曾对秦皇岛、大连、青岛的旅游舒适气候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三个地区各月的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冯新灵等(2006)也对中国西部著名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舒适气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对当地的旅游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枣阳市作为湖北省园林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城市,目前涉及枣阳市的旅游舒适气候的研究还很少,其旅游发展决策缺少必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对枣阳市旅游资源进行气候适宜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区概况

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东靠“九省通衢”的经济重镇武汉,西依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地理位置介于E112°30′~113°00′和N31°40′~32°40′之间,属于中低纬度地区,总面积3277km?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该地区

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环流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寒冷的西北季风影响,干燥少雨,而春秋两季比较温和。总体来说,该地区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均温为15.5℃,最高月均温出现在7月,约27.7℃,极端最高气温为40.8℃,最低月均温出现在1月,约2.3℃,极端最低气温为-15.1℃,气温的昼夜之差较大,可达8~10℃。年均降水量在700㎜~1000㎜之间,季节分配不平均,夏秋偏多,冬春偏少,这是因为受到西太平洋副高季节性南北移动的影响。全年平均光照时间2100小时,日照率达48%。同时,该地不同季节分别伴有寒潮、洪涝和伏旱等自然灾害,对旅游活动造成一定影响。从旅游发展现状看,枣阳市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故里和航天英雄聂海胜的家乡,是湖北省园林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城市,是为数不多的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之一。该市十分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近年来凭借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以九连墩战国楚墓遗址、雕龙碑聚落遗址、白水寺风景区、白竹园禅寺等为依托,兴建了白水碑廊、白水源、光武祠等一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最近又投入巨资建设万亩玫瑰生态园,打造中国的“玫瑰之都”。因此,枣阳市的旅游发展市场十分广阔,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2、研究方法

目前,比较通用的评价旅游资源的气候舒适度的方法有两

种,一种是特吉旺的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法,另一种是奥利弗的温度-湿度指数和风寒指数法。

特吉旺(Terjung,1966)在对美国大陆生理气候的评价中,提出了两个评价指数——舒适指数(comfort index)和风效指数(wind effect index)。舒适指数可以通过查舒适指数图而获得,通过月均气温和月均相对湿度即可查得该月的舒适指数。风效指数可以通过查风效指数图而获得(也可以由公式计算获得),通过月均气温和月均风速即可查得该月的风效指数。最后,通过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的综合就可以得出一个地区适宜旅游的气候。

此次研究采用舒适指数图和风效指数公式相结合的方法。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分别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平均日照时间为评价指标。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先要计算出枣阳市各类气候数据的月平均值,再利用适指数图和风效指数计算公式进行评价。 2.1舒适指数

舒适指数是把月均温度和月均相对湿度的不同组合分为十一个级别(表1),它是通过查舒适指数图(图1)获得的。 2.2风效指数

风效指数是基于平均温度、平均风速、平均日照时间计算得来的,并根据三者的不同组合分为12个级别(表2)。 ①气温在30~32·7℃. ②气温≧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