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0:15: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才能引来“金凤凰”。可以说,依法行政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中之重。只有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建立良好的政务环境,才能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维

护好市场经济秩序,发展环境才能得到优化,经济社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依法行政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根本保障。执行力是政府的生命力。政府的基本职责就是在党委的领导下,依靠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把党委和人大确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蓝图,坚决地、不折不扣地变成现实。法律法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统一与集中表现。政府工作千头万绪,唯有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把政府各项工作,把政府工作人员的所有职务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置于法制的基础之上,用法定职责、法定程序予以规范,才能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政令畅通、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履行好政府职责,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依法行政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市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建设上水平的关键时期,由于旧城改造、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原因,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纠

纷的凸显期。造成这些矛盾纠纷的根本原因还是我们没有能够依法办事,或者是老百姓对法律法规不理解,我们没做好工作造成的。面对矛盾纠纷、群众上访,一味围追堵截,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成为了基层政府面临的重

大挑战。法律是各社会主体利益协调的基础和最好的调节器,只有统一在法治原则之下,特别是各级政府坚持依法行政,通过法定程序、运用法律手段予以解决,才能有效预防和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切实把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制度建设质量不断提高、行政决策机制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行政争议得到了有效化解,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是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还有待提高,还不善于运用法治的手段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行政决策机制和程序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重大行政决策的听取意见、合法性审查和听证等相关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三是行政复议、行政调解工作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范和化解行政纠纷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四是县

(市)、区政府法制机构力量还比较薄弱,与当前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任务还不相适应。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切实把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能力要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

题的能力。要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通过会前学法、法制讲座等形式,组织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公务员培训机构要适时举办依法行政专题培训班,把依法行政知识纳入各类公务员培训的教学内容。要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决策要合法。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切实贯彻执行。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三是,制度要科学。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和重点工作,科

学安排立法项目,重点加强有关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社会管理、城市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立法。要扩大公众参与立法程度,所有立法草案要通过网络等媒体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要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法规规章起草和审查修改过程中的主导协调作用,坚决克服部门利益保护倾向。要严格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对违法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报请有关机关依法予以撤销。

四是,职能要转变。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凡是国家和

省已经取消的,一项也不得保留;凡是不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要坚决取消;凡是没有要求地市一级必须审批的,要坚决下放到县(市)区;全面清理规范各类收费项目,努力实现在全省“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目标。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机关内部工作流程、对外办事工作流程和部门并联审批流程,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干好事、解难题。 五是,执法要规范。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所有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执法。要严格控制各类涉企检查、评比和达标活动,全面实行涉企收费公示、涉企检查报批、企业一般性违规首次不罚、严重违规及较大数额罚款备案回执等四项制

度。坚决杜绝下达罚款指标,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规定,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对群众举报投诉、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六是,矛盾要化解。要创新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权,启动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加强行政调解工作,建立由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完善“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机制,实现各类调解主体的有效互动,形成调解工作合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自觉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