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13:31: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社会心理学的特点:
答:1)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2)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支柱。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生理心
理学重视个体心理活动的生理结构方面的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关心的是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别是重视个体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
3)两种倾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分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2、实验室试验方法的优缺点:
答:优点有:1)控制条件严格。2)可以避免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3)试验结果的说服力较强。
缺点有:1)关在实验室内进行。2)脱离了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增添了人为因素。3)真实性较差。
3、现场试验的优缺点:
答:优点有: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情况,其实验结果较易于推广。
缺点有:1)必须与有关方面建立协作关系。2)与实验室试验法比较起来,控制条件与施加实验
措施可能不如实验室试验法那样方便。
4、现场观察研究的优缺点:
答:优点有:1)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资料的可靠性比较强。
缺点有:1)很难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的团体中去。2)尤其是研究者即使对团体成员心理活动
的变化看得很清楚,但要做一般的推论几乎是不可能。
5、运用现场观察时,应注意哪些:
答:1)进行连续性观察。即对同一对象的同一问题要作多次观察。 2)进行轮换性观察。即对同一课题变换几次对象进行重复观察。
3)进行隐蔽性观察。即研究者的观察活动力求不使被研究者觉察到。
6、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答:1)研究必须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不能影响被研究者的生理与心理的健康,不应该给以任
何恐怖、担心以及情绪冲击等不良刺激,并且应该避免产生不愉快、疲劳感等研究程序,同时应根据自愿原则。
2)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某些技术问题不能视为欺骗行为。
7、个体社会化有以下几个特点:
答:1)个人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 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
4)社会化是通过人的整个一生完成的。
8、简述勒温对国民性的研究。
答:1)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同一个国家的国民有相同的人格特征。 2)勒温根据场的理论,提出了个人的生活空间概念,由环境和人组成。
3)勒温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个人,其内部包括着相互依存的各个部分。人的心理的各个领域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所以人有个别差异。
4)从上述观点出发,勒温比较了美国人与德国人的国民性。
9、简述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社会化是通过个人和与之有关的其他个人和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2)社会化因素就是影响个体的全部社会环境。
3)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学校与家庭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10、鲍尔特温把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分为四种类型:
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
11、简述角色学习的特殊性。
答:1)社会角色的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由各式各样的行为方式所综合起来的一个整体。 2)社会角色的学习是在相互作用着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3)社会角色的学习是经常随角色的改变而进行的。因为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地位很容易发生
变动。
12、简述罗森塔尔对期待效果的研究。
答案要点:1)活动研究者是罗森塔尔。2)目的是研究教师对学生期待的效果。3)研究对象是一至
五年级学生。4)实验处理,先对全体学生测验,然后随机对20%学生高期待。5)实验结果表明,高期待的学生表现了较高的成绩。6)结论是,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
13、社会角色的冲突有如下几种情况:
答:1)同一社会角色内心的冲突。特别是身处两个团体中,由于标准不同,更会引起角色的冲突。 2)当社会角色改变时,新旧角色之间会发生矛盾与冲突。一个人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
个人改变旧角色时,新旧角色之间会发生矛盾。
3)一个人身兼几个角色时的内心冲突。
4)社会角色规定的人格与其真实人格之间的矛盾。
14、当前美国社会心理学的道德社会化理论有三大派别:
答:1)从情绪与动机的趋向着手,这是精神分析派,以弗洛伊德为首,当代人是埃里克逊。 2)从认识趋向着手,以皮亚杰为首,当代人是柯尔堡。
3)从强化学习着手,即行为主义观点,以华生为首,当代人以班杜拉为代表。
15、简述埃里克逊的新精神分析理论(或人格发展理论)。
答:1)埃里克逊认为,人格的发展继续到人的整个一生,也就是说,社会化过程经历着整个一生。 2)人格的发展是一个经历着许多阶段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或核心问题,当
这特殊的矛盾解决了,人格也就发展了一步。
3)埃里克逊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
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
4)人格的发展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一点是他的独特之处。
5)他不把人格与道德品质的形成仅限于生理的驱力,而是注意了自我作用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6)每个阶段都提出了一个主要的心理社会问题,这对精神病的预防与治疗、对学校教育中学生
人格的培养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他的阶段论是根据他的经验总结而来,还缺乏可观的科学实验根据;而且他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还是强调了本能,把本能说成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忽视了人的意识、理智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16、简答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1)以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为代表。
2)主要论点是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的。 3)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环境,指社会文化、外部条件、榜样、强化等。
17、简答柯里认为,自我意识的形象包括三个因素: 答:1)关于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姿态的自我觉察。
2)关于他人对自己所作的评价与判断的自我想象。 3)关于对自己怀有的某种感情——自尊或自卑。
18、简答自我意识的作用。
答:1)个人的自我意识对其学习与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其自身态度的转变也能发生重要的调
节作用。
2)自我意识对学习与工作的推动作用。 3)自我意识对态度的转变具有决定作用。 4)自我意识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19、简答笑对于婴儿自我意识的意义?
答:心理学家认为,婴儿的笑在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笑表示婴儿对外界的刺激发生了反
应,说明婴儿与外界环境有了接触,发生了相互作用。
20、主观化时期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透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世界。
2)自我意识的“主观化时期”是个人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3)表现出自我理想。 4)抽象思维的发展。
21、简答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
答:1)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是根据双方的地位而进行的。 2)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是复杂的。
3)相互关系中的其他因素影响着自我表现。(小简答) a、相互关系中对方本身的特点。
b、当时的情境。个人的自我表现以当时的情境为转移。
c、所属团体的参照。个人参加了某一个团体,就属于该团体中的一份子,从而自觉地维护自己所属团体的尊严。因此,其自我表现也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
22、简答自我评价形成的途径。
答:1)自我评价的意识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起来的。 2)根据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
3)通过与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 4)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实现自我评价。
23、简答自我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答:1)以自己理想的形象为蓝本的自我评价意识。 2)以周围其他人作为标准的自我评价意识。
3)以自我评价的意识为基础的情绪方面的表现。
24、简答男女性别角色的含义。
答:1)以性别器官为标准所划分的社会角色。 2)以性别决定个体的社会化定向。 3)社会为男女制定一套行为规范。
4)男女性别角色的相对存在、互为参照,是人类性别角色统一体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
侧面。在讨论男女性别角色心理差异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两者的共同性。
25、简答男女性别角色的特点。
答:1)男女性别角色的多样性。 2)男女性别角色的相对稳定性。
26、简答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影响因素。
答:1)男女性别差异的存在,既有生物学的影响,也有社会文化、教育的影响,许多学者都一致认
为这些影响是交互作用的。
2)男女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基因、性激素和大脑三个方面。
3)男女性别差异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决定着男女不同的地位,不同的
地位规定了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点。
4)男女性别差异的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包括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27、简答社会学习理论的两性观。
答:社会学习理论虽然不否认遗传在两性角色定型中的作用,但它更强调两性角色主要是通过社会化
的学习过程,即通过观察、强化和模仿获得的。该理论的创导人是班杜拉。
28、简答柯尔伯格认知发展两性观的基本内容。
答:1)性别认同就是儿童将男性和女性加以性别归类,这是性别角色态度的基础。 2)性别认同是通过对自己发育初期表现出的身体状况的判断而形成的。
3)判断虽然是2——7岁期间儿童形成的性别认同的结果,但儿童的性别角色的认同往往受环境
的某些变化的影响。
4)“男子气”和“女子气”的表现,在于把与自身性别相符合的事物作为追求的目标。
5)基本的普遍的性别角色发展于幼年时期,这一过程从男孩女孩意识到彼此生理上的差别开始。 6)这种习惯性观念旋即表现为“男子气”、“女子气”。
7)一旦出现男子气、女子气之后,儿童与同性人物确立性别同一性。
8)与同性人物的性别同一性和性别角色价值观的形成,由双亲适当的行为所促进并巩固。 9)以上过程往往按照一般的发展途径进行,其中大部分由认知的发展所决定。
29、简答成就动机方面的两性差异。
答:1)男女两性成就动机特点不同。
2)社会赞许对女性成就努力的影响大于男性,而竞争对男性的成就努力影响大于女性。
3)女性成功的关键在于社会刻板印象和观念的根本改变。
30、简述动机这一概念包含的意义。
答: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2)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
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其体内平衡。 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
31、简述动机的作用。
答:1)动机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2)活动性。个人怀有某种动机之后,能对其行为发生推动作用。
3)选择性。具有某种动机的个人,其行为总是指向于某一目的而忽视其他方面,使其行为表现
为明显的选择性。
32、简答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答:1)动机由机体的需要所激发。
2)需要的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具有动机作用。
33、简答布鲁纳内部动机的三种内驱力。
答:1)是好奇的内驱力,好奇心也就是一种求知欲。
2)是胜任的内驱力,即好胜心,好胜心是一种求成欲。 3)是互惠的内驱力,人们都需要和睦共处协作活动。
3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或论述)
答:1)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排成一个需要系统。
2)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
现的潜能。
3)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需要,一直
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4)他认为这5个层次的需要是从低到高,逐级实现的。
35、简答社会认知的特征。
答:1)认知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刺激的态度不同,可能认知也可能不予认知。人们是根据社会
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地进行社会认知的。(或反向单选)
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人们的认知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的,当理解该社会刺激对个人有
很大利害关系时,认知反应是十分显著的,亦即其情感及动机等心理状态反应强烈。(或反向单选)
3)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人们对自己的社会认知行为能够进行控制与调节。(或反向单选)
36、简答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答:1)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很多,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各种因素。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3)当时的情境会影响人的社会认知。 4)认知者本身的特点。
5)社会刻板印象会影响人们的认知。 6)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
7)事实上,人们的认知活动并不是单个的因素单独地发生作用的,而往往是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对认知活动发生作用的。不过,在不同的情况下,某些因素的作用更大一些,某些因素的作用可能小一些。
37、简答归因的参照点。(或选择、填空)
答:1)人们认知他人行为作情境归因或个人倾向归因时,往往以其他方面为参照点。 2)根据他人行为的特殊性、连续性与一致性等原则进行归因。 3)结合他人的其他条件进行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