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3:50: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团体中个别人的反从众行为是抵消从众行为的一个因素。
3)个人的心理特点如需要、情绪、智力、自尊心等与其从众行为有关。 4)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高低与从众行为有关。
51、简答阻碍众从产生的因素。
答:1)少数派内部意见的非一致性。 2)多数派内部的齐心协力。
52、简答服从与从众的区别。
答:1)服从是被迫的,即对行政命令、团体规范或权威意志的服从,是无条件的服从,不管是理解
的还是不理解的,都得服从。
2)从众不是对团体规范的服从,而是对社会舆论的压力的随从。从众也可能是一种违反心愿的
服从。
3)从众与服从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对团体或权威的明文规定的执行,而是在团体压力下的随从
行为。
53、简答两种动机的利他行为。
答:1)利他行为有不同的动机,其中有些是明显的利己。 2)有些利他行为有微妙的利己。
3)有些利他行为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
4)对于第三种动机的利他行为,有人怀疑它的存在,有人认为人们有时候确实只考虑他人的幸
福而作出助人行为。
5)关于利他行为,历来认为有两种对立的动机,即自我利他主义与纯利他主义。
54、简答利他行为的理论。
答:1)关于利他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先天论和动机论两种。 2)先天论认为利他行为是先天遗传而来的。
3)动机论则认为利他行为是由价值取向所决定的。
55、简答冷漠行为的旁观者作用。
答:1)旁观者起到观众作用。当有其他人作为旁观者在场时,个人的行为会比没有其他人在场时产
生更多的顾虑。
2)旁观者起到榜样的作用。当个人处于难以作出决定时,旁观者的榜样行为,会促使他决定。 3)旁观者起到责任分散作用。在紧急事态中,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场,那就责无旁贷,会使他采
取助人行为。而周围有了许多旁观者,即救助别人的责任分散了每个旁观者身上。个人的道德品质好坏才是决定是否产生冷漠行为的主要原因。冷漠行为的核心是保护个人的自身利益。
56、简答产生冷漠行为的主观原因。
答:1)个人付出代价的权衡。人们在作出救助行为之前,首先要估量一下自己所负的代价,代价越
大,则越有可能不救助。主要包括:a、消耗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有多少;b、担心个人的安全。
2)个人对受害者的认识。认识伤害的严重性与人们的救助行为也有关系。语言表达与目光注视
是受害者向助人者发出求助的线索。
3)个人受当时情境的影响。个人的救助行为也受到当时情景的影响。
57、简答产生侵犯行为的原因。
答:1)产生侵犯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2)个人需要未被满足。凡是妨碍个人需要满足的对方会遭到侵犯。 3)已经形成的侵犯习惯。
4)报复。个人过去曾经受过他人的侵犯,为了报复他人而发生侵犯行为。
58、简答挫折——侵犯理论。(或名词)
答:1)1939年多拉德等人提出了挫折——侵犯的假设。
2)早期的挫折——侵犯假设,包含了两个要点:一是侵犯的发生都有挫折为前提条件;另一是
任何挫折事件都会引发侵犯,但也承认,个体对惩罚和报复的恐惧会压抑侵犯行为发生的可能。
3)后来,他们把认知因素纳入挫折侵犯的假说之内,认为挫折引起是一种未分化的唤起状态,
如果在一定的情境下,没有给予有关的认知因素,侵犯行为未必会发生。
4)总而言之,他们修正之后的观点认为,挫折是引起侵犯的一个可能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
59、简答侵犯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或社会学习理论是如何解释侵犯行为的? 答:1)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及其追随者。 2)他们认为侵犯是习得的。 3)侵犯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 4)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5)再学习过程可以减少侵犯。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行为既可习得,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
程予以消除。班杜拉的实验结果显示,奖励组儿童实施的侵犯行为最多,控制组其次,惩罚组最少。
60、简答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答:1)空间因素,即接近率。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则往往容易引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
早期阶段更是如此。
2)类似性因素,即相似率。在个人特性方面,双方若能意识到彼此的相似性,则容易相互吸引,
两者越相似则越能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态度是最主要的类似因素。
3)需要的互补,即互补率。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对方的期望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
烈的吸引力。
4)能力与特长,即才能率。个人在能力与特长方面如果比较突出,就有一种吸引力,使他人愿
意与他接近。
5)仪表,即风度率。有风度的人影响力会更强。 6)开朗的性格也是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
此外,个人的内在属性如幽默、涵养等,个人所表现出的特殊行为及个人的地位和角色也能
产生吸引力。
61、简答人际沟通的功能。(或填空、选择)
答:1)协调作用。人际沟通有利于提供信息,增进了解,调节情绪,增强团结。 2)保健作用。人际沟通对个人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62、简答社会测量法。(或填空、选择)
答:1)人际关系矩阵。2)人际关系图。
63、简答人际关系的测量包括哪些方法?(或填空、选择) 答:1)社会测量法。2)参照测量法。3)人物推定法。
64、简答团体对个人活动发生积极或消极作用决定于哪些方面?
答:1)活动的性质。2)激发起竞赛的动机。3)产生被他人评价的意识。4)有时候,在团体活动时,
还会发生注意的干扰作用。
65、简答团体人数对团体活动效率的影响。
答:1)团体人数对团体活动效率的不利或不良影响,有各方面的原因。
2)客观原因。团体活动的参加者越多,若组织得不好,反而会浪费人力与时间。 3)心理原因。团体内人数过多,可能会降低各成员的动机。
66、简答从理论上讲,团体决定中个人的冒险倾向有哪些理由?
答:1)减少责任。团体作出决定,大家都有责任,每个成员个人的责任相应都会减少,即责任扩散。 2)熟悉情况。经过讨论后,对情况熟悉了,就敢于提出冒险性的建议。 3)领导人的影响。领导人的冒险精神,会影响其他人提出冒险建议。 4)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67、简答领导人发挥领导功能的条件。
答:1)领导人发挥领导功能,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
2)领导人要有决定权,对团体的组织结构以及为实现团体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有决定权。 3)领导人能受团体成员的拥护,大家对领导人发出的号召能积极响应。
68、简答强制性影响力的基本形式。
答:1)强制性影响力,也可以称为权力性影响力,它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等条件
构成的。
2)强制性影响力有两种基本形式。 3)一种为奖励。4)另一种为惩罚。
论 述 题:
1、论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答:1)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道德品质中的认知成分,即道德判断。 2)认为儿童道德判断与智力发展是平行的。
3)将道德发展分成两个阶段。设计了两难问题要儿童判断道德品质。
4)道德发展从他律到自律。年幼儿童以成人的观点作判断,年长儿童根据自己观点作判断。 5)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年幼儿童根据其行为的后果进行判断,年长儿童根据其行为的动机而
作出是非判断,最后能结合动机与效果作判断。
6)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方式。年幼儿童认为,如果一个
人做了坏事情,应该给予惩罚。这些惩罚方式和所做的坏事情,与所犯错误内容无关。年长儿
童认为惩罚方式应该结合其错误性质,以使所犯错误者在接受惩罚时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痛改前非。
2、论述柯尔堡的道德发展理论。
答:1)根据皮亚杰的基本概念加以延伸。
2)柯尔堡认为,道德发展有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①前世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于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结果,或权威成人的意见。
包括两个阶段:
a、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怕惩罚或表现为服从权威。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判断是非以能否满足需要为标准,有实用主义倾向。 ②世俗水平。判断是非能注意家庭与社会的期望。包括两个阶段:
a、好孩子或好公民的定向阶段:非常重视社会对他的评价,而不是考虑行为本身的正确与否。
b、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认为判断是非应该尊重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 ③后世俗水平。发展出一套独立的、超越社会团体的道德标准。也包括两个阶段:
a、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从法律上、道义上比较灵活地判断是非,认为如果法律、规则不
合理,可以修改。
b、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根据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
3)柯尔堡指出,这六个阶段依照次序进展,不能超越,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最高水平。
认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除了成熟因素外,还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和社会经验的获得。 3、论述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观。
答:1)埃里克逊的人格形成与发展理论也可以被理解为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理论。 2)埃里克逊认为,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继续到人的一生,其发展要经历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核心问题,解决了特殊问题,自我意识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时又产生了新的矛盾,这样螺旋式地循环往复,一直到老。如果前一阶段核心问题未解决,就会影响到下阶段自我意识的顺利发展,从而发生社会心理危机,出现情绪障碍。
3)分为八个阶段:
一、婴儿期,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二、童年期,从18个月到三四岁,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三、学前期,从四到五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四、学龄初期,从六岁到十一二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五、青春期,从十二岁到十七岁初高中时期,亦即青少年期,相当于高中阶段。
自我意识的确定与自我角色的形成,主要是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
六、成年早期,从十八岁到三十岁,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是获得亲密感,避
免孤独感。
七、成年期,亦即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
“自我专注”。
八、成熟期,亦即老年期,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
4、论述柯尔伯格认知发展理论两性观的基本内容。 答:1)应用认知发展理论深入探讨两性行为并成为系统观点的,当首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或
柯尔堡)。
2)他将认知原则推广到性别角色领域。柯尔伯格研究了性别认同问题,认为“性别角色发展中的
重要原因并不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而是由于儿童自身认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