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20:00: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身体外形的变化 2、体内机能的发育 3、神经系统的发育

(二 )小学儿童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二.学习活动对小学生的意义:

1、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2、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 3、学习活动促使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 4、学习活动促进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三、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迅速性 (二)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协调性 (三)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露性 (四)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可塑性 四、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不仅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而且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始终

2.注意的两个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种类:1.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小学儿童注意有意性的发展:(一)有意注意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逐渐提高 (二)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5.小学儿童注意品质或特性的发展:

1注意广度在不断拓宽(小学儿童注意广度比较小),存在特别差异,女孩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2注意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具有性别差异(女孩稳定性高于男生); 3注意分配能力比较小,随年龄提高;

4注意转移方面,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习快(转移速度为评价转移好坏标准),男生注意转移发展速度高于女生。

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影响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多种多样: 一是概念的难易程度; 二是活动形式的丰富程度; 三是学习内容的新颖程度。

6.儿童注意的培养:1、在教学中组织儿童的注意 注意分散的表现及成因 注意分散的避免与控制, 2、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注意

合理组织教学,运用注意规律培养儿童的注意 培养儿童的相关心理品质

7.感觉: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观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小学儿童视觉的发展 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 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

8.知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观,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 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成分的简单总和。 9.小学儿童空间知觉发展特点: 10.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 听觉>触觉>视觉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人的态度和兴趣

1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阶段:

1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3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小学低年级儿童大部分处于认识2、3阶段,中年级处于第3阶段,高年级处于第4阶段。) 12.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方面:初入学的儿童,观察的目的性较低。三、五年级有改变,但不显著。 2、观察的顺序性方面: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常常东看一下西看一下,看到哪里算哪里。中、高年级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把观察到的点滴材料进行加工,使观察内容更加系统化。

3、观察的精确性方面: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对事物间细微的差别难以觉察,不能表述。三年级观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五年级略优于三年级

4、观察的深刻性方面:低年级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做出概括,他们往往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质特征。三年级有较大提高,五年级有更大发展。 13.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教师给学生提出;培养学生主动提出。 二、具备相关知识

三、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能 四、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 五、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14.记忆:是人脑对经历的事物的反应,它由识记、保持、再现(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构成。

记忆的分类:①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形象、语词逻辑、情绪、运动记忆

2 根据保持时间的不同划分:1瞬时记忆 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 15.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一)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二)由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转化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意义识记的保持量总高于机械识记 16.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

(一)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

1、具体材料的保持优于抽象材料的保持

2、具体材料和抽象材料保持的区别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 (二)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

(三)逐渐使用复述策略来保持信息 17.、小学儿童回忆的特点:(一)从不会搜索和追忆向开始会搜索和追忆发展 (二)从不会评价自己的回忆向学会自我评价发展 18.小学生元记忆的发展:

人对自己的记忆过程的认知和控制,叫做元记忆。 小学生的元记忆发展很快,但水平有限。 19.儿童记忆的培养: (一)、明确记忆的目的和增强记忆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识记 (三)、正确地组织复习: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防止材料之间相互干扰 复习多样化

20.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朱智贤)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21.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儿童在概念的掌握上表现为三级水平 第一级:用“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来解释概念。 第二级:用“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来解释概念。 第三级:用“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来解释概念。 22.小学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判断的发展

一年级儿童的判断大多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 二年级儿童能对同一事实作不同解释。

中年级起能比较独立有根据地论证一些比较复杂的判断。 (二)小学儿童推理的发展 林崇德的研究成果:

第一,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能力的发展既存在年龄差异又表现出个体差异。 第二,随年龄增长,小学儿童推理能力发展很快。

第三,在运算能力发展中,归纳与演绎推理形式的趋势和水平是相近的。 23.小学儿童的思维品质:(一)深刻性(二)灵活性(三)敏捷性(四)独创性 24. 小学儿童性思维培养:1、发展小学儿童的言语 2、丰富小学儿童的感性经验

3、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25.小学儿童想象的发展: 1、想象的有意性的发展 2、想象的创造性的发展 3、想象的现实性的发展 4、想象的概括性的发展

26.小学儿童想象的培养: 1、丰富表象储备

2、利用生动的言语描述 3、结合各种活动训练想象 4、指导儿童阅读文艺作品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情绪情感 人际关系 自我意识 性格

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 情感功能(作用):

1调节行动2信号交际(信号交际通过表情实现,包括肢体表情、言语表情、面部表情) 一、

1.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1、多样化的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 学习活动 交往生活、劳动体育活动) 2、小学儿童的情感进一步分化:

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小学儿童的情感分化逐渐精细、准确。 3、小学儿童的情感表现手段更为丰富 (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深刻性是指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所涉及的本质程度 1、对儿童恐惧的研究证明

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加,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

3、小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内化了社会规则和道德标准。 (三)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1、强度——易冲动、爆发快 2、速度——变化快 3、情境性——易受暗示 (四)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 小学低年级儿童可控性较差

到高年级时,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2.小学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 3.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

(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和自尊心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的途径是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和长处,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表场,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成绩,表扬过分,以防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 同时也要向学生提出期望和更高的要求,鞭策他们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此外,教师要帮助儿

童克服消极情感。小学儿童的消极情感主要有害怕、焦虑、妒忌感、自满和自卑等。在生活中,对某些东西感到害怕,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害怕是完全不必要的,甚至有损于身心健康的,这往往与成人不正当的教育有关。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的情绪。

如何帮助小学儿童克服自满和自卑情绪? 二、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2.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1、零点接触阶段2、单方相识阶段(注意阶段)3、表面性接触阶段4、亲密、融合阶段5、漠视、冷谈6、疏远7、分离

3.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亲子关系的变化:

1、交往时间的变化

2、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减弱。 父母的教养方式: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忽视型、放纵型。 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积极肯定和接纳的,对儿童有明确的要求。 专制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专制型父母对儿童严厉、粗暴、缺少温情。 忽视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忽视型父母对儿童缺少关注与爱,很少提出要求和控制; 放纵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 放纵型父母对儿童高度接纳和肯定,允许儿童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很少提出要求和控制,偶尔对儿童提出纪律要求却不能坚持下去。

讨论:

父母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4.依据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可以把小学儿童分为人缘型、嫌弃型、孤立型以及中间型。

5小学儿童选择朋友的标准、择友的特点

标准:1直接接触2接受关系3敬慕关系4空间距离5传统关系(“两家关系好”)6传递关系(“朋友的朋友”)

特点:同质性、趋上性

6从总体上来说,小学儿童的择友表现出同质性和趋上性。 同质性即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似的人做朋友; 趋上性即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做朋友 讨论:

教师应如何正确对待和帮助嫌弃型和孤立型的儿童? 三、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内容上看,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部分。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形式上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