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7:21: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自我意识的作用:

从整体上来讲,自我意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从局部方面来讲,自我意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自我概念的作用上,自我概念有三种作用: 其一是起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 其二是起决定个体期望的作用。

其三是起引导个体采取相应行动的作用。 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

1自我中心期 2客观化期 3主观化期

(自我意识从内容上看分为1生理自我2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 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一)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二)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日益提高 (三)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小学儿童自我调控的发展:

自我调控包括: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自我调节指的是没有外部指导或监视下,个体维持其行为历程以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的过程; 自我控制指的是目标受阻时,个体抑制其行为或改变行为发生的能力。 儿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分别要到2岁和3岁时才出现。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

1、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2、小学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3、小学儿童自尊的培养 四、性格

1.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2.小学儿童性格的发展趋势

心理学家把性格发展的年龄阶段分为4个时期:形成期、定型期、成熟期和更年期。 3.小学儿童性格特征诸因素的发展特点: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性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性格的最直接的体现。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表现在对人、对己、对事三个方面。 2、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小学儿童的理智特征在二年级到四年级时是稳定发展,而四年级到六年级时会出现一个迅速发展时期。例如,思维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发展趋势。 3、性格的情感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指那些经常影响人的活动或受人控制的稳定的情绪状态。

小学儿童的情绪特征不断发展,其中情绪的强度和持久性发展较快,因为六年级儿童刚刚进入青春期,其行为特别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4、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就是对自己的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特点。 小学儿童的自制力和坚持性都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低年级儿童受外部控制,随年龄增长,对外部控制的依赖减少,但内部控制又还没有发展起来,不足以调节和控制自己。

第五章

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智能、人格、认知方式、性别差异与教育

智能泛指智力和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我们主要讨论儿童智能类型、智能水平和智能表现早晚的差异及其教育。

儿童智能类型的差异与教育:表现为一般智能类型的差异和特殊智能类型的差异。

一般智能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也称智力。

特殊智能是指完成某种专业活动必须具备的智力。

如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家区别旋律的能力、音乐表象的能力和感受音乐节奏感的能力。

启示: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仔细观察每个儿童的能力倾向,并给予适当的激发和关怀。 超常儿童的特点:求知欲强,兴趣广泛 观察力特别敏锐 想象力异常 活跃思维敏捷,理解力强 富有独立性和创造性 注意力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集中性 记忆力强 学习方法好

启示: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大多数正常儿童身上,根据他们的水平进行教育。 分辨出智能超常、正常、落后的分析,因材施教。

儿童智能表现早晚的差异与教育:

教育启示: 要关注并着力培养那些智力早熟者,在这些儿童中经常会造就一些对社会卓有贡献的人物;如果不能对他进行及时的培养,则会浪费人才。

不能轻视那些发展较慢的儿童,在这些儿童中,有的可能是大器晚成者。

人格差异与教育

人格是气质和性格的总称。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它表现在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显露程度等方面。

气质差异的表现:

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

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品质。 根据学生气质特点进行个别教育;

注意和防止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差异与教育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分类:这里主要讨论与小学儿童的学习有密切联系的一种分类。(1)竞争型 (2)依赖型(3)协作型(4)参与型 (5)回避型(6)独立型

教育启示:针对儿童的性格特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培养优良性格特征,克服不良性格特征。

适当照顾儿童的性格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认知方式与教育

认知方式又叫认知风格,指个体习惯性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认知方式无好坏之分,教师不必去改变儿童的认知方式,但要根据儿童不同学习方式,采用不同教育方法。

最常见的认知方式分类是: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冲动型-沉思型,同时型-继时型。 对两种不同认知方式的应用与评价: 1、两者之间都没有好、坏之分。 2、认知方式通过训练可以改变。

如有人通过艺术、音乐和体育训练,有效提高了儿童的场独立性水平。 3、教学方式与认知方式相匹配时,产生更好的效果。 启示:冲动型-沉思型的认知方式差异的形成与教养方式有关系,这意味着着冲动型-沉思型认知方式是可以训练的。

性别差异与教育 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生物因素

1、染色体遗传因素的影响 2、荷尔蒙的影响 3、大脑单侧化的影响 (二)家庭因素 (三)同伴因素 (四)学校教育因素 (五)媒介与文化因素 性别差异的表现:

(一)智力发展上的差异

1、两性智力发展的年龄倾向性有差异 学龄前,男女差异不明显。

小学阶段,女孩智力略优于男孩。 青春发育期,男性智力逐渐优于女孩 青春发育期结束,男女差异逐渐缩小 男性智商分布离散,女性智商分布均匀。 2、两性在智力发展上的不同优势

感知能力上,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知觉偏好;男性视觉的空间能力优于女性,女性对于声音的辨别和定位能力优于男性。

记忆能力上,男性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 思维能力上,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女性偏向于形象思维。 言语能力,女性占优势,但优势小。

(二)兴趣的性别差异:男性多指向于物,喜欢摆弄物体,拆散玩具,并探索其中的微妙,主动进行科学实验,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

女孩则表现出人物定向,她的注意多指向人,喜欢探索人生,对人际关系很注意,很敏感。 (三)行为的性别差异

侵犯性,男性的侵犯性强于女性。

支配性,女性更易受他人影响,容易被说服,易受暗示,易产生从众行为。 合作性,女孩的合作性强于男孩。 (四)自信心的性别差异 女性的自信心低于男性。 在自我评价上,男性对自己的成绩倾向于作过高的估计,而女性对自己的成绩倾向于作过低的估计。

在成败归因上,女生更多把成功归于运气,把失败归于能力;男生更多把成功归因于能力,把失败归因于任务难。

针对儿童性别差异进行教育: 发扬优势,克服劣势

创造条件,加强男女两性的交往。 消除偏见,对男女一视同仁。 具体对象具体分析。 教育儿童正确认识自己。

修订教材和课外读物,消除男性社会“一边倒”的传播。

第六章

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学习的联结理论 学习的认知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定义: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学习是以外显的行为改变或内隐的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2.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

3.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4.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人类有学习,动物也有学习. 类型

按学习的主体分类

按学习水平的分类:加涅(R.M.Gagne)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

按学习性质的分类(奥苏伯尔) 按学习结果的分类(加涅) 按学习内容的分类

学习的联结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实质: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学习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或联结。二,联结的实现过程,是通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空上结合产生了替代作用,使条件刺激与原来只能由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建立了联系,这个过程也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获得律: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

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泛化律: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刺激也能激发相同的条件反应,如狗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会产生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便是获得与泛化的最好例证。 分化律:

高级条件作用律:

总体评价:贡献: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 局限: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 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下的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应应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的行为经验。人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而获得的。

操作学习的过程: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反应→强化的过程。 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 强化

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的发生概率。 强化的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 负强化

负强化的不同形式——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对厌恶刺激作出反应 回避条件作用:对厌恶刺激信号作出反应 3. 消退

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4. 惩罚

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