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54: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依据

微信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 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全文下载

考试(标准)

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 【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 (第一、第二学段-兴趣;第三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写2500个字。减少错别字。

2.词语、句子:关于语法修辞知识

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

1.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词语积累 )

3.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句式:把、被、反问句、设问句、 ||| 修改病句: )

4.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关联词)

5.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2.关于阅读的评价

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

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小学语文优秀诗文背诵篇目(人教标准)

3.关于写作的评价

写作的评价,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

4.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 (听力)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与评价的实施()

前言

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第三部分 教学与评价的实施 一、教与学

1.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2.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关于写作教学

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重视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6.关于语法修辞知识

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

1.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词语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