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37: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摘 要: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类不断进步,使人们在不断的探索和追寻中完善和发展自我。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素质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29-01

近几年,我国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中学生在教育者的心目中历来被重视,社会的发展依靠他们成人后的才智发挥,他们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时代的主宰,培养合格的中学毕业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故而,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倾其心血,人们对中学生投入的最多,期望值也最大。学校如此,家庭如此,全社会亦如此。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如近年来学生自杀、出走的事件屡见报章正是一个信号,证明了在校学生承受了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达到不平衡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状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现状十分令人担心,表现在:其一,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在扩张。心理学家曾对3000名大、中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发现42.73%的学生经常感到“做事容易恐慌和紧张”,

55.92%的学生经常感到“对面临的事情过分苦恼和烦闷”,47.41%的学生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而感到无法与人相处和交往”,62.26%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常感孤立无援”,46.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经常心烦意乱,感到无法接受”。其二,青少年包括不少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有回避、恐惧的心态,缺乏科学的认识态度,往往把心理偏差同精神疾病联系起来,有问题不看心理医生,不解决,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剧。其三,教师、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在我国许多地方,心理健康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漠,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培养。与此同时,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变革同许多传统习惯的矛盾致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远比健康教育的发展来的快。

面对这样一些令人震惊的数据,面对当前日益突出的中学生心理问题,使得我们这些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不得不重视这一棘手的问题。回顾这十几年教育工作中曾面对过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大体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 在高手如林的高中阶段,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尤其是一些平时成绩较好的同学,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且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这种现象在高三更为突出。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由于初中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少爷”“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这些学生常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恐惧。有的学生则常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搞僵关系。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等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拿家长和有些老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家长和老师的这些做法本意是想激励孩子,“百尺竿头,更上一层”,但是这种做法有时候往往适得其反,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老是失败,考大学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灰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

4、早恋问题的困扰 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日益突出,高中这种现象较为突出。目前,学校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但是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改善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个学校或一名心理咨询医生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大的方面需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小的方面需要学校每一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所以在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主要从教师、教育活动和联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