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8 11:49: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
最可能看到的数据。 关键指标-----话音质量
通过统计,语音质量和无线网络性能的关键性指标测量的指标有着很大的关系。产生这些统计的方法就是网管系统和路测。从运营角度看,语音质量中最重要的指标是BER(误码率)、FER(误帧率)和DCR(掉话率)。
3.3 网络性能监测
网络性能监测过程有下面两部分构成:监测重要参数的性能,评估这些和覆盖、容量相关的数据的性能。 (1)、路测
用户反馈的满意程度显示的就是网络的质量。路测过程中,能深切感受到那里的网络。路测线路的选择和路测区域的选择对路测起着很到的影响,因此,要认真对待。 (2)、网管统计系统
路测一般是周期性进行的。然而,NMS得来的信息是日常性的,而且,通常是功能性的参数。除了采集这些和质量有着莫大关系的数据之外,与阻塞率有关的数据信息和无线网中与话务量有关的数据 NMS也能采集。
3.4 网络性能评估
资源可用性和接入性、话务量和阻塞率/量、切换(同/邻小区、成功率及失败率)、功率控制、接收电平和质量都是网络性能指标。
3.5 GSM无线网络优化的流程
(1)、取得必要的相关数据并分析
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亲自到事先确定要进行优化的现场进行数据的采集。进行拨打测试和路测,对于投诉严重的地方要进行多次反复测试,分析覆盖情况等等。然后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得出掉话率、拥塞率等等指标的图表。接着就是制定优化的方案了。 (2)、优化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目的就是消除第一步分析发现的问题。也就是说让通话质量得
20
以改善,使信号的覆盖面得以改善,掉话率得以降低等等。
在优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第一部分发现的问题以及制定的方案一步步地进行。要细心,耐心。确保能够不再出现新的问题,同时,要尽量解决多得问题。 (3)、总结
在这个阶段里,我们要做得就是对过去所发现的问题以及给予解决的措施进行必要的总结。为日后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遇到同一问题时浪费太多得时间。
3.6 网络优化的分类
网络优化分为:
A、规划不足的弥补 (解决因为规划所带来的误差) B、清网排障 (解决因为工程遗留下来的bug)
C、阶段性的网优 (阶段性地对全网络进行一次优化) D、日常维护 (时刻监视着网络的运行情况,使其工作正常) (1)、弥补规划的不足:在现实网络有规划往往由设计院来做,而他们对该地区的环境、习俗之类的了解不深,给出的规划方案往往与现实相差较远,因此网络一旦开通后必须马上进行紧急优化,检查各基站是否能够满足当地的需求,比如主服覆盖范围是否合理,天线方向角是否需要调整,天线高度是否需要改变,是否对现有网络带来较大的干扰(尤其是联通网络,由于频率资源较少)等等。
(2)、清网排障 :是网优中较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这是因为,在施工或者设计的时候必定会存在各种各种意料之外或者意料之中的差错,只有利用性能的跟踪和相关的测试才能发现这些问题,网优的主要的任务将是使网络能正常运行,一切设备都是能够正常地运行。我们在这个阶段经常碰到的问题有:相同的基站中天线可能会被接成鸳鸯线,相同小区中天线可能会存在接反的现象,天线驻波比根本就不能满足当地的要求,天线根本就没有固定在抱杆的上面,天线的倾斜存在问题等等;
(3)、阶段性网优:网络在运行中需要保证相对的稳定,因为经常在调整网络将给网络带来很多不定因素,不利于网络的运行,因此一定阶段后,可以进行一次阶段性的优化,将近期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一次解决,首先对网络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评估后提出整改建议和意见,全盘考虑统一调整,对容量和覆盖上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统一规划,提出近期的规划方案,这样使网规网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21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
(4)、日常维护:网络优化其实就是一个需要长期保持坚持的工作,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注意网络的运行状况,对网络的发展给予跟踪,摸清规律,为日后的网络优化提供依据。日常维护包括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及时处理,对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比如对大型的集会,增开应急车,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等;发现市区的话务热点,正确定义热点地区为网络的扩容和提高网络质量提供重点考虑点;收集用户投诉,因为用户的意见是对网络质量的直接反映。
3.7室内覆盖的优化
室内覆盖优化的意义
室内覆盖其实就是对于坐在室内的这些用户群体的。室内优化就是为了改善高楼大厦内部通信的环境,使得信号能够较好在室内。室内覆盖现在已经被通信运营商广泛地应用。它的原理就是把基站的信号通过室内分布式的天线送到室内,使得室内信号盲区的现象得以改善,这样便可以使得室内也和室外一样拥有良好的信号。室内覆盖系统就是在这种高楼大厦阻隔信号的背景下产生的,通过这个系统,就可以教好地改善室内的信号问题,能够为室内的用户提供不比室外差的网络,从而保证室内的通话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楼大厦随处可见。基站密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城市室外的覆盖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话音质量也得以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在大型建筑物内使用移动电话所产生的话务量的剧增。同时,高楼大厦最信号的阻隔,往往容易导致网络覆盖盲区或者信号特别差。其是目前大部分用户所使用的GSM系统,其信号的穿透能力比模拟系统更弱,现象也就更明显。
因此,解决好室内覆盖,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网络的通信质量,也就成为工程建设和网络优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改善室内覆盖的办法
(1)、加大室外信号解决室内覆盖方式
这种办法就是在室内盲区周边增加信号发射装置或者说提高该地区基站的发射功率,从而使得信号增强。让室内也能得到信号。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不需要花很大的投资,工程工作量较小,不需要在建筑物中作布线,建设速度较快。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说:地下室之类的地方,信号还是难以到达,室内仍然是信号盲区。因此,该种方法不能满足很多地方。 (2)、室内信号分布系统方式
这种办法相对于上面那种办法来说,此法能更好的,更有效地解决室内盲区问题。
22
能为室内提供良好的信号。但是,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过强的室内信号影响到室外的网络的现象。
信号分布的基本方式和它们之间的比较:
信号源分布的基本方式可以分为:有源分布方式、无源天馈分布方式、泄漏电缆分布方式、光纤分布方式。
有源分布式:通过有源器件(有源放大器、有源集线器、有源天线、有源功分器等)与天馈线进行信号分配与放大。
无源天馈分布方式:通过无源器件与馈线、天线,把信号分配与传送到室内所需环境,使得产生良好的信号覆盖,一般都是用在中小型地区。
泄漏电缆分布方式:信号源利用泄漏电缆来得以传输信号,并利用电缆外导体的各种开口,在外导体上产生表面电流,使得在电缆开口的地方横截面上就会形成电磁场,这些开口就如同一系列的天线起到了信号的接收与发射的作用。它适用于长廊、隧道、地铁等地。
光纤分布方式:通过光纤来进行信号分布,一般用于大型的或者是分散型室内环境的主路信号的传输。
下表就是它们之间的比较:
表3.1 信号分布基本方式间的比较
信号分布方式 优点 缺点 无需供电、成本低、无源器信号损耗相对比较大时无源天馈分布方式 件、故障率低、安装方便、需加干放、系统设计比较无噪声积累、无噪声宽频带 的复杂 场强较均匀、设计相对较简需要供电,频段窄,故障有源分布方式 单、布线灵活 率高、多系统兼容有一定困难、有噪声的积累,另外这个造价比较的高 光纤分布方式 布线很方便、传输的距离远造价相对高 性、传输的质量很好 可控性、高场强的分布相对传输距离近、造价相对高 泄漏电缆分布方式 均匀、多系统的兼容性相对较好、频段宽
23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
室内覆盖的优化
日常的维护和优化是室内覆盖最为重要的部分,必须高度重视。 首先:相邻小区的确定尤为重要
在城市里面,基站一般是很多的。也就是非常之密集。因此,室内的信号一般是不太稳定的,并且可能会经常存在干扰导致无法进行正常通话。特别是在很多那种没有完全封闭的大型建筑物的中、高层,信号进入室内的现象会非常多,相邻的基站的信号直射,隔得较远的基站的信号通过直射、绕射、反射、折射等方式进入了室内,信号就会忽强忽弱并且不稳定,邻频和同频的干扰严重。所以,手机在这样子的情况下使用,还没有通话的时候,小区重选的频繁发生导致通话过程中的频繁切换,非常容易导致通话质量差、频繁掉话之类的现象。
解决这类问题的最有效方式是根据实际情况为微蜂窝选择适当的相邻小区。相邻小区测量频点的限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微蜂窝与其他小区发生联系。 其次,重选与切换的优化是关键
现代的建筑大多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而且多是全封闭式的装修,能够很强地屏蔽信号和削弱信号。同时,高楼大厦建内电梯很多,而且又多是金属全封闭的结构,这样子,就导致在进进出出建筑物和电梯时,信号的变化会很强烈。这就要对相关重选、切换的参数进行细致的调整和设置。 另外,载频调整的优化也非常重要
对于许多大型酒店和购物中心采用多个微蜂窝小区分片覆盖,分担话务的情况,我们都建议尽量通过调整载频分布,将多个小区合并成一个小区,因为那样往往会出现话务量不均衡甚至相差悬殊以及各小区之间的切换成功率较低的问题。将多个小区覆盖优化调整为一个小区覆盖,用户可以无切换通话,消灭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另外分布系统的工艺质量也会影响微蜂窝信号,例如上下行功率不匹配导致上行干扰或信号弱,引起话音断续或掉话。这些则要在分部系统厂家的配合下进行优化工作。
那么,怎么样来评价室内覆盖系统的好坏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看这个系统是否以最少的设备满足覆盖设计的要求。也就是说以最少的成本完成要做的任务。
其次,这个室内覆盖系统的存在,不会影响其他的网络。
再次,我们得看这个系统是否兼容所有移动通信体制:DCS1800、CDMA800、GSM900、3G 等等
另外,该系统的使用寿命的长短,是否具有远程监控的能力,是否方便管理维护 最后,我们要综合考虑的就是性价比的问题。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