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6:44: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土壤学试题与答案
一 按章节复习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
奠定了理论基础。
2. 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 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 土壤圈处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
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 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 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
肥力)、(潜在肥力)
二、判断题
1. (√)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 (×)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3. (×)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4. (×)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5. (×)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
土壤。
6. (√)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
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 四、简答题
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4)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 3. 简述“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
矿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形成的矿物质。
归还学说 :由于不断地栽培作物,土壤中矿物质必然引起损耗,如果不把作物由土壤中摄取的那些矿物质归还给土壤,那么到最后土壤会变得十分贫瘠,甚至寸草不生。要想完全避免土壤的这种损耗是不可能的,但是恢复土壤中所损耗的物质是可能的,办法就是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的损耗和营养物质的归还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
4. 土壤具有哪些特征?
(1)土壤是在母质、气候、地形、生物和时间五种因素下形成的。
(2)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覆盖于陆地表面,处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交接的地带。
(3)土壤具有一定的层次构造。
(4)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 (5)土壤具有巨大的表面积。 (6)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
(7)土壤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
五、论述题
1. 论述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1)概念: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土壤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要点)
① 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a.营养库的作用;b.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c.雨水涵养作用;d.起机械支
撑作用;e.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② 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③ 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④ 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
名词解释:
1、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指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矿物称原生矿物。 2、次生矿物(secondary mineral):
原生矿物经物理、化学风化作用,组成和性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的新矿物称次
生矿物。
激发作用:由于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使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加快(正激发)或变慢(负激发)的效应称之激发作用。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 在一定土壤pH值条件下,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通常以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土壤盐基饱和度 指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总量的百分率
交换性盐基总量(cmol(?)kg?1)盐基饱和度%??100
阳离子交换量(cmol(?)kg?1)土壤结构体:指土壤中的土粒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大小、形状、性质不同的团聚体,
土壤结构性:结构体在土壤中的类型、数量、排列形式、孔隙状况以及稳定性的综合特性。
同晶替代作用,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田间持水量:在一个地下水埋藏较深、排水条件良好的平地上,充分供水,地表覆盖避免蒸发,待水入渗完1-2天之后,测得土壤含水量的数值即为田间持水量。 萎蔫系数:当植物根系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萎蔫系数。
冻后聚墒”现象 冬季表土冻结,水汽压降低,而冻层以下土层的水汽压较高,于是下层水汽不断向冻层集聚、冻结、使冻层不断加厚,其含水量有所增加,这就是“冻后聚墒”现象。 夜潮”现象
白天土壤表层在大气蒸发力的作用下,水分因不断蒸发而减少,变干。夜间降温,使得底土温度高于表土,水汽由底土水汽压高处向水汽压低处的表土方向移动,遇冷便凝结,使白天晒干的表土又恢复潮湿。
土壤活性酸:指与土壤固相处于平衡状态的土壤溶液中的H+所表现出的酸度。 土壤潜性酸: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 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H+,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潜性酸。 土壤容重:指单位容积(包括空隙在内)的原状土壤的干重,单位g/cm3 土壤孔隙度:单位土壤容积内各种大小空隙容积所占的百分数,它表示土壤中各种大小空隙度的总和。。
1.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的组成成分之一。是土壤中形成的和外部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分解阶段的各种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
2.土壤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生物有机质在微生物和酶作用下,经分解再合成作用形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3. 矿化作用,复杂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为简单有机物,最终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并放出能量的过程。
矿化率每年因矿化而消耗的有机物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矿化率作为土壤矿化快慢的指标。一般土壤年矿化率为1%左右
11.激发比率,加入新鲜有机物质后土壤有机物质矿化量与加入前的矿化量之比。 激发比率> 1,正激发,不仅没有提高土壤有机含量,反而减少了; 激发比率<1,负激发,可以增加腐殖质含量
14.MRT土壤有机质平均停留期(mean residence tim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MRT )土壤有机质各组分年龄的加权平均值。 各粒级的基本特征 (不同粒级土粒的特点) 土壤中的各种固体颗粒简称土粒。分单粒和复粒。
石砾及砂粒:它们是风化碎屑,其所含矿物成分和母岩基本一致,粒径大,抗风化,养分释放慢,比表面积小,无可塑性、黏结性、黏着性和吸附性。无收缩性和膨胀性。氧化硅含量在80%以上,有效养分贫乏。
粉粒:颗粒较小,容易进一步风化,其矿物成分中有原生的也有次生的,有微弱的可塑性、膨胀性和收缩性;湿时有明显的黏结性,干时减弱。粒间孔隙毛管作用强,毛管水上升速度快。氧化硅含量在60%一80%之间,营养元素含量比砂粒丰富。
粘粒:颗粒极细小,比表面积大,粒间孔隙小,吸水易膨胀,使孔隙堵塞,毛管水上升极慢。可塑性、黏着性、黏结性极强,干时收缩坚硬,湿时膨胀,保水保肥性强.氧化硅含量在40%一60%之间,营养元素丰富。
粗细不同的土粒在土壤中占有的不同的比例,这种大小不同土粒的比例组合,叫矿物质土粒的机械组成
土壤的不同级别颗粒的含量分布称之为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质地定义:土壤中各粒级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比组合叫土壤质地。
4. 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间的关系?
砂质土的性状:泛指与砂土性状相近的一类土壤,物理粘粒含量<15%。 (1) 通透性好(水) (2) 保蓄性差(水)
(3) 潜在养分含量少,养分转化快 (4)大孔隙多,通气性好
(5) 土温变幅大,早春地温容易上
粘质土类:物理粘粒含量>45%,质地细(粘重), 包括粘土以及和类似粘土性质的重壤土和部分中壤土。 (1) 通透性差 (2)保蓄性强
(3) 养分含量丰富,转化速度慢 (4)小孔隙多,通气性差
(5)土温变幅小,早春地温不易上升壤质土类:砂粘比例6:4 (1 )大小孔隙比例分配较合理 (2 )保水保肥
(3 )养分含量充足,有机质转化速度快 (冷凉) (6) 耕性质量差 (7) 有毒物质容易积累 (8) 不发小苗有后劲 升(暖) (6) 耕性好 (7) 无有毒物质存在
(8) 作物易早衰,发小苗无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