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14: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当与朋友远别时,我们会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 ”赠别壮行。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5)周敦颐《爱莲说》中“ , ”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世界需要爱。(2)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3)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 (,;)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4) 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给第3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3)给第4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仿造文中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 。

3.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触动我们的心灵,令我们沉浸其中,回味不已。请从下面篇目中,任选其一,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每联不少于5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影》《乡愁》《最后一课》 篇目: 《 》

上联: 下联: 。 二、阅读

4.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

第1页(共26页)

记承天诗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苏轼是 (朝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欣然起行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

(4)“千骑卷平冈”中“卷”字有何妙处?

(5)从《记承天诗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你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请结合诗文内容回答。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砖(节选)

凡埏泥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闽、广多红泥,蓝者名善泥,江、浙居多。)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匡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

【注释】(1)埏(shān)(2)汲:从井里取水,泛指打水,取水(3)错:交错,

第2页(共26页)

错杂。(4)趾:脚。

(1)“人逐数牛错趾”句中“逐”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2)上好的粘土有什么特点? (3)请简要概括造砖坯的过程。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王本道

惊蛰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的院落,东西两侧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未动声色,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正朝我微笑呢。“天时人事日相催”,春天来了!

说来有些怪异,这株蒲公英生长在庭院东墙下一排木制围栏与甬道牙石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当年我办理完退休手续后,有暇时常于清晨和傍晚在庭院里散步,不经意地发现了它。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在固定的位置上如约而至地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暮春之时,日渐壮硕的叶片在清晨的阳光和露水里晶莹闪烁。及至初夏,一场场细雨洗过的庭院里,姹紫嫣红,铺青叠翠,蒲公英的几层叶片中间,长出了纤细的枝茎,顶端逐渐形成一个细小的花盘,并绽开黄色的花瓣来。那丝丝缕缕的花瓣组成的黄花,直径不足半寸,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如同用圆规精心画出的圆,开得自然洒脱,恣意灿然。当此之时,蒲公英的头顶,盛开着的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频送幽香,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不落寞,不悲观,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细微的清香。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洁白色的绒球,不消几天光景,阵阵微风之中,洁白的绒球飞出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借着风力飞向遥远的天际……

想到这株蒲公英十年来与我的缘分,我不禁对它生出深深的怜爱之情。资料显示,蒲公英属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含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可食用、药用。《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性平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

第3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