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梳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6:08: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梳理

写出下列观点的错误之处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3.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 4.哲学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 5.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6.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7.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8.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9.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0.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11.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1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13.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1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15.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16.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7.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18.事物有时是运动的有时是静止的。

19.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20.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21.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 22.只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23.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规律。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

24.物质和意识二者相互依存。 25.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独立。 26.意识的反映特性是物质产生的基础。 27.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映。 28.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29.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直观反映。 30.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31.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人的思维能力。 32.意识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33.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34.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35.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36.艺术创作源于创作者的艺术天分和执着追求。 37.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38.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39.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真理。 40.变革社会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41.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 42.读书也是认识的来源。

4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44.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没有严格界线。

45.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因此要获得真理就要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 46.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47.真理没有不被怀疑的特权根源在于认识是发展的。 48.认识的发展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49.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0.真理总会在发展中被推翻。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5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

5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53.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联系。

54.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55.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存在。 56.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57.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58.整体与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9.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着眼于事物的关键要素。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60.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 61.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62.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63.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64.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65.发展的实质是量变达到质变。 66.发展的实质是扬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67.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6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69.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70.承认矛盾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7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2.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73.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74.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75.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的关键。 7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77.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78.辩证的否定是彻底的否定。 79.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不要相信书本和权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