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3:47: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单元考点链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
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所给译句的特点:(1)句中有关键或难点实词。(2)句中有一词多义现象。(3)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4)句式与现代汉语有异。(5)句子的语气有特点。(6)属于复句,内部有一定层次关系。
必须重视的两个要点
一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来翻译文言文语句。
二是从微观上讲,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直至对文言固定格式、文言修辞格、文言特殊句式、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准确把握,特别要注意译出重点实、虚词和有活用的词语,灵活地翻译指定的句子。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
翻译文言文语句的方法,概括地说,可以简称为“留、换、补、删、调、贯”六字诀。 一、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名、政区名、国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皆保留不动。如: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二、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词语词汇,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如: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妻子,妻子和子女。绝境,与外界隔绝之地。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补,即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隐含的内容。如: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之)而师之。(《师说》) 2.(那里的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四、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如: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云,
句末语气助词。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也,语气词,表示句中停顿。 五、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如: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定语后置: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状语后置:公与之乘,于长勺战。 六、贯,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以使译文明白、贯通。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直译为“不因为外物(好坏)高兴,不因为自己(得失)悲伤。”显然不通顺。可变通为“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文本见“单元考点链接文言文断句”),完成问题。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译文: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涉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判断句、省略句等。(1)“锡”是通假字,通“赐”,赐予。“虔”,恭敬。“必”,一定。“是不虔君命也”是判断句,“而必使(之)亲临”是省略句。(2)“尝”,曾,曾经。“救正”,指纠正弊病。“讥”,讥讽。“固宠”,加固宠幸。
【答案】 (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