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复习基础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6:17: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论语选读

为政以德

? ? ? ? ? ? ?

德政的基础:正己

孝慈、敬事、守信、节用、爱人 德政的内容:爱民、安民 庶、富、教

对辅政者的要求(16.1、11.17): 修身、守礼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

? 提问:孔子对执政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 正己爱民,给百姓树立榜样,有利于政令的推行、道德风俗的淳化

克己复礼

? ? ? ? ? ? ? ?

礼崩乐坏的表现:

八佾舞于庭,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宰我不守三年丧礼。 克己:约束自己,目标是达到内心的仁。 复礼:回归于礼,主要是正名。 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所倡导的“孝”是怎样的?

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

知其不可而为之

? ? ? ? ?

背景:礼崩乐坏、天下大乱

人生选择:勇者、隐者(两者均为智者) 勇: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了担当的精神 隐:认清时局,洁身自好,保全自我。

编者在这里讨论人生选择,并没有完全否定隐者的意思,无论是勇者还是隐者,在保全节操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

?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硜

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14.39) ? 荷蒉者对孔子击磬持何态度?

? ①乐为心声;②一味追求济世是浅薄固执的;③生逢乱世,应保全自我。

仁者爱人

? 内容:孝、悌、泛爱众、爱万物。

核心:以人为本,以孝悌为本

方法:忠、恕(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9.10) 提问:这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仁爱观?

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孔子对周礼很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这段文字表明了他对周礼的尊崇,并尽量身体力行。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何看待孔子的这一观点?

? 孔子以自身的需求设想他人,是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做法。他的缺陷在于没有客

观分析对方的需求。

? 孔子的做法有着非常好的用意,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但如果还能从对方的实

际需求出发,可能实际效果会更好。

? ? ? ? ?

君子之风

? 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8.7)

?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

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 ‘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子后,不敢不告也!”(14.21) ? 提问:如何理解君子“仁以为己任”?

? 在儒家看来,君子要以践行仁义作为自己的担当。而这践行仁义,则是不管外在条

件如何,为践行仁义而始终不变,它需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

周而不比

? ? ? ? ? ? ? ? ? ? ? ? ? ? ? ? ? ? ?

孔子认为我们该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请用原文回答。 友直,友谅,友多闻。

我们如何判定交往对象的好坏?

通过观察他的行为、经历、习惯和他所属的团体来判定。 我们在待人接物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①周而不比,群而不党; ②明辨是非,爱憎分明; ③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④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⑤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⑥适度交往,保持距离; ⑦忠告善道,适可而止。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12.24) (1)解释成语“以文会友”的意思。 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2)这里的“文”仅指文章吗?“文”的具体内涵包括哪些? 不仅指文章,还包括个人修养,道德倾向,人生态度等诸多方面。 (3)孔子提出了处友的各项原则与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为了有益于仁德的培养。(这些原则都符合孔子的“忠恕之道”,符合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道,故而,辅仁之功,取友为大。)

诲人不倦

? 教育的作用:提高德行、智力 ? 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

? 教育的内容:文、行、忠、信 (书本知识、社会实践、道德修养)

? 教育的态度:诲人不倦

? 教育原则和方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与实践相结合、启发、探讨等

高山仰止

? 高山仰止的内涵

? 伟大的人格(践行仁义为宗旨)、高深的学问、诲人不倦的态度、对学生真诚的爱。 ?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

不得其死然。”(11.13) ?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

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

? 提问:依据上文,谈谈你对好老师的理解。

? 老师要了解学生各自的特点;师生间坦诚交往;及时教育学生。

中庸之道

? ? ? ? ? ? ?

本质

允执其中,恰到好处,把握“度”。 以仁义为判断尺度。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1) 作为臣子,怎么做才符合“中庸之道”? 守礼,以忠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