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习题册2014年修订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11:14: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将需求函数Qd=50-5P和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 有: 50-5P=-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6代入需求函数 Qd=50-5p ,得:Qe=50-5*6=20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和原供给函数Qs=-10+5P, 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60-5P=-10=5P 得 Pe=7 以均衡价格Pe=7代入Qs=60-5p ,得Qe=60-5*7=25

(3) 将原需求函数Qd=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5p ,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50-5P=-5+5P 得 Pe=5.5

以均衡价格Pe=5.5代入Qd=50-5p ,得 Qe=50-5*5.5=22.5

(4)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以下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范围内的需求表 价格(元) 1 需求量 400 2 300 3 200 4 100 5 0 (1) 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 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价格点弹性。

(3) 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1)根据中点公式

有:ed=(200/2){[(2+4)/(2)]/[(300+100)/(2)]}=1.5 (2) 由于当P=2时,Qd=500-100*2=300,所

以,有:

=-(100)*(2/300)=2/3

(3)ed=CB/AC=GB/OG=(500-300)/300=2/3 显然与(2)的计算结果相同

13

3、某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ed=1.2,eM=3.0。计算: (1)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提高3%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1)ed=-(△Q/Q)/(△P/P)

△Q/Q=-ed*(△P/P)=-1.2*0.03=-0.036 即:需求量下降3.6%

(2)△Q/Q=eM*(△P/P)=3*0.02=0.06 即:需求量增加6%

4、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与收入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Q。求:当收人M=6 400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由以知条件M=100 Q2 可得Q=√M/100 于是,有:

进一步,可得:

2

2

观察并分析以上计算过程即其结果,可以发现,当收入函数M=aQ (其中a>0为常数)时,则无论收入M为多少,相应的需求的点弹性恒等于1/2. 5、假定需求函数为Q=MP,其中M表示收入,P表示商品价格, N(N>0) 为常数。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 由以知条件 可得:

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P)= MP而言,其需求的价格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幂指数的绝对值N.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Q(P)= MP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

-N

-N

-N

六、案例分析

14

从2002年开始,我国铁路部门经价格听证后,全面实行春运票价上浮政策。然而该政策的效果却微乎其微:2002年全国铁路春运客流1.28亿人次,2003年为1.34亿,2004年为1.37亿,2005年达到1.4亿,2006年接近1.5亿,2007年达到1.56亿。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连续几年的春运涨价中,“涨价有利于‘削峰填谷’”、“涨价可以让部分外出务工者就地过年”、“涨价可以分流客源,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是铁道部门的部分理由。结合本章的需求价格弹性分析,你认为这样的理由是否成立?

(2)根据本章学过的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我们能排除铁路部门的春运涨价有捞一把的嫌疑?

(3)铁路部门在价格上是受管制的。连续几年的春运涨价备受争议,2007年铁路部门承诺“春运不涨价”让很多人松了口气,但从淡季降价到春运期间“恢复原价”的做法又让很多人大感失望。请你对此加以评论。 (本案例来自复旦大学2009年考研试题)

(1)(要点):不成立,铁路春运票属于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涨价并不能有效的减少需求量。

(2)(要点):不能,对于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涨价能提高销售收入。 (3)(要点):①失望原因,对于淡季降价的商品,人们的消费预期会发变化,认为未来火车票价也会有所降低,然而事与愿违 ②意见,这种做法是好的,因为相比较春运期间,淡季火车票需求弹性相对较大,降价可以有效的增加需求,一方面扩大了销售收入,另一方面部分减轻了旺季客运量。

15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

一、名词解释

1、效用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分别有基数效用(将效用量化)和序数效用(仅能排序,无法量化)。

2、边际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的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 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3、消费者均衡

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消费者均衡条件:P1X1+P2X2=I

MU1/P1=MU2/P2= λ 4、无差异曲线

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特点1、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中,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2、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4、斜率为负。5、离原点越远效用越高。

5、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商品边际替代率:就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的所需要放弃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即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它对另外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