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资料:08-17十年江苏高考真题分类汇编:种群和群落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26: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08~17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

(十一)种群和群落

(08)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编号 ① ② ③ ④ 生态系统 马尾松林 淡水湖泊 山地 滩涂 采收对象 马尾松 鲫鱼 甘草 沙蚕 现有生物量 200 000m3 年增长率/% 2 35 20 30 年采收量 1 000m3 10 000kg 1 000kg 10 000kg 3 600kg 300kg 500kg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09)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起始酵母菌数(10个) 3I 10 10 Ⅱ 5 5 Ⅲ 10 5 Ⅳ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答案】B (09)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 × 50cm × 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 招潮蟹类 厚蟹类 沙蚕类 泥螺类 蛤类 物种 个体 物种 个体 物种 个体 物种 个体 物种 个体 数 总数 数 总数 数 总数 数 总数 数 总数 裸露泥滩 米草群落 5 3 18 12 1 2 14 9 2 0 12 0 1 1 10 10 2 0 14 0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答案】AD

(13)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答案】B

(11)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虫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答案】AB (1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C

(1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 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 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 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答案】B

(17)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150 r/min 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冶型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答案】B

(1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BD

(08)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 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

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⑴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 组、 组和 组的结果。 ⑵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 。 ⑶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 。 ⑷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和 。

⑸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

【答案】⑴B A D ⑵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 ⑶葡萄糖浓度较低,故营养物供应较少 ⑷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 ⑸浸泡和冲洗

(09)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