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2018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48: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通过交流,启发学生明白: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合于所有小数化成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计算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

巩固练习

⒈教材第8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⒉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⒊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3、4题。 独立解答,讲评订正。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第6课时

教学课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法与学法:自主练习、重点讲解 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

5×6+7×3 15×(34-27) 16×4-7×9 (35+21)×28 70-4×6 36×2+15

不要求学生计算,只要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即可。 2.引出课题:

刚才复习的整数乘加、乘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乘加与乘减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6。

⒈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⑴画框长

41m,画框宽m。 52⑵求“需要多长的木条?”就是求画框的周长。

⒉学生独立列式。 (

4141+)×2或×2+×2 5252⒊启发自学,交流收获。 ⑴请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⑵指名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⒋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交流汇报。

交流时,指名说说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在一个没有算式的括号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三、巩固练习

⒈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5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计算错在哪里,再进行独立改错练习。 ⒉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 ⒊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7题。

本题既复习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又加强了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 ⒋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8、9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第7课时

教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⒉能举例说明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吗? ⒊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 ⒋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分数简便计算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⒈出示算式。

学生计算后,会发现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启发学生思考: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这是数字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

⒉知道观察,发现规律。 ①第一组运用乘法交换律。

②第二组运用乘法结合律。 ③第三组运用乘法分配律。 ⒊总结规律。

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⒋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⑴出示例题7。

⑵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指名板演:

3151?(?5) (?)?12 5664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⒈出示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讲评。 ⒉出示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2题。 这道题先算“

1×100”会使计算更简便。 50⒊出示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第10、11、12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⒋出示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第13、14、15题。

这三道题都是解决问题的练习题,都是与分数混合运算相关的问题,前两道是连乘的问题,第三题是乘加混合计算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

第8课时

教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法与学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321 × 45213是多少?(2)6的是多少? 542、列式计算。 (1)20的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授 出示例题8

【阅读与理解】

⑴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⑵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填空。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填空,再组织交流。 【分析与解答】

⑴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 ①学生折一折。

②计算萝卜地的面积:480×

1=240(平方米) 2⑵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学生动手折一折。

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240×⑶列综合算式解答。

111,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 4441=60(平方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