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6:27: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商都县部分村名由来
村名,不但是一个村子的立村史,更是一部创业史、奋斗史的浓缩。商都县历史悠久,有人类居住的时间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活动密集期可寻迹于辽金时期。漫长的游牧为主生活,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各北方少数民族并未留下太多的诸如“村名”的遗产。商都村名的大规模产生,源于清末民国初的大规模垦荒及其来自山西、河北垦荒人流的涌入。
村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商都县现有 个自然村,人口34.4万。村名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村名的形成虽然有其历史原因,但是其背后无不隐藏着商都的历史文化,从村名的命名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质朴文化和乡风。
归结起来,商都村名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源于游牧少数民族的村名
商都大规模开垦前,游牧少数民族是这里的主人,但他们居住时的村名(营名)已无从考证,留给后人的是汉族开垦者重新起的村名。但也有少数含有最后一任游牧少数民族——蒙古族居住时的村名保留了下来,有的经过汉民改良,或口口相传有误,与原意有所出入了。
骆驼盘 1918年建村,其时这里为蒙古族人牧骆驼的地
1
盘,故名。
东大井 1895年前后,有蒙古族人在此放牧,并打大井一眼。后有汉民居此建村,并居大井之东,故名。 五喇嘛沟 1907年开地时,当民发现村东住一名叫五喇嘛的蒙古族人,定村名为五喇嘛沟。
喇嘛板 汉民建村时,有一蒙古族喇嘛建板申居此,板申系蒙古语,房子之意。起村名喇嘛板申,后简化为喇嘛板
麻尼卜 1912年汉民迁入时这里有蒙古族人居住,名麻尼忽屯。麻尼忽屯系蒙古语,麻尼为佛珠,忽屯为井。后因此处地势低洼,改名为麻尼卜。
高勿素 1880年前后,有蒙古族人在此设营放牧,因水质苦涩,故名高勿素。高勿素系蒙古语,苦水之意。
后海子 1935年建村,取名崩崩营子。崩崩营,蒙古语“废墟”之意。1968年改为现名。
哈北嘎 1914年建村时,有蒙古族牧民哈北嘎在此放牧,故名。
察卜诺 察卜诺,蒙古语,圆海子之意。
东营子 开地时,蒙古族人爬胡等几户人家在此居此,故名爬胡营子。1940年,因村位于十八顷东,称汉民作东营子。
板申图 1919年前后,蒙古族牧民在此设营放牧,并盖有几间土房,故名。板申是蒙古语,房子的意思。1920年农
2
民郭氏来此开地时,将村名改为郭家村。1961年,又恢复原村名。
脑营子 1916年,蒙古族牧民脑营子在此设营放牧,故以人名村。1917年,脑营子迁走,农民马五居此开地建村,村名改为马五村。1949年恢复原名。
八音察汗 八音察汗系蒙古语,八音意为富饶,察汗意为白色。1928年建村,因此地平坦且富饶故名。后在附近又建一新村,为区别同名两村,以前后分。
察卜淖 1935年建村,因村前有一淖,故名。察卜淖汗系蒙古语,意为圆形的海子。
二忽赛营子 1917年,蒙古族牧民二忽赛在此设营放牧,以人名村。
玻璃忽镜 蒙古语灰色盐碱地之意。
贲红沟 1921年前后,蒙古族人在此放牧,因居山沟旁,起名贲红沟。贲红系蒙古语坟墓之意。
独贡营子 1921年前后,蒙古族人独贡居此,得名。 脑营子 1916年,蒙古族牧民脑营子在此设营放牧,故以人名村。1917年,脑营子迁走,农民马五居此开地建村,村名改为马五村。1949年恢复原名。
公主城 1956年建村时,曾出土过大量铜币、铜镜。据从铜镜的龙凤图案推断,元代肖英王之女曾在此筑城而居,现在古迹遗址,故名公主城。
3
章毛勿素 1925年蒙古族人在此放牧,路边有水井一眼,后建村时沿用章毛勿素为村名。章毛勿素系蒙古语,“路边有水”的意思。
德力勿素 1916年前后,人称大来栓的人在此开地。因此地水草丰美,得名德力勿素。德力勿素系蒙古语,水草丰茂之意。
赛勿素 约1917年,有牧民在此放牧建村,村内有水井,水质好,故名。“赛勿素”,系蒙古语,好水之意。 卯都 1902年有蒙古族人居此地放牧,因此地有颗树,故名。大黑沙土 1920年前后,在蒙古族牧民在此放牧,建起几个较大的牲畜圐圙,故得名大黑沙土。黑沙土,蒙古语,意为有围墙的地方。
八音察汗 八音察汗系蒙古语,八音意为富饶,察汗意为白色。1928年建村,因此地平坦且富饶故名。后在附近又建一新村,为区别同名两村,以前后分。
格化司台 1900年前后,此地就有蒙古族放牧,称此地为“格化司台”。格化司台,意为“形如锅盖的山”。
章盖营 1920年,有一曾任过官名“章盖”的蒙古族人,来此管理牧民放牧事宜,故名。“章盖”,满语,官名。 二喇嘛 1920年,蒙古族牧民二喇嘛在此放牧,故名。 传承下来的包含蒙古族意味的村庄,大多成名于开垦时。经几代流传,早已失去原有的原汁原味的蒙古族语了。
4
卯都图 1916年,农民王悦居此开地,因山上有棵树显眼,故名。卯都图,蒙古语,有树的地方。 卯都 系蒙古语,意为树。
白音光郎 1928年建村,因村东有条河,故名。白音光郎系蒙古语富饶的河之意。
库伦图 库伦图系蒙古语“有围墙的草场”。1937年一军官在此处娶一小妾,将其家四周围以高墙,当地人称库伦图,故名。
赛苏计 1935年蒙古族牧民在此放牧,赛苏计系蒙古语肥美的胯骨状牧场之意。
二、以开地首居者的姓名命名
在商都,这一类村名最多。商都放荒招垦时,流民大量涌入,他们或三五户成群,或兄弟成对,来这里开垦种地。没几年,一个一个的小村庄如雨后春笋般在商都这块刚刚开垦的处女地生出。这些村庄,大多用首居者或大户的名字命名,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人们价值观念的取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时文化的贫瘠——实在想不出一个好听的有文化内涵的名字了。
田家村 1915年前后,名田启的人居此开地,后人便以其姓氏取村名。
董家村 1919年,有一名叫董三宽的人居此开地,故名。 吴家村 1902年,有一姓吴的人居此开地建村,因本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