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7:02: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
A 卷含答案
为人民
(根据新部编教材编写
10 古诗三首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12 服务 13 金色的鱼钩)
150 分
答题时间: 150 分钟)
(总分:
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得分 ________
基础知识 (52 分 )
一、按要求完成练习。(
8 分)
)在失火的楼 一位年轻的销防战士在zhíx íng ())任务时 bèi k ùn( 了,在他的 )会上,人们伤心地痛 zhuī d ào( 房里,不幸 xī sh ēng(
哭,涕泪交加。
1. 看拼音,写词语。 (4 分)
2.选段中有一个错别字: 3. 把画 “
改为 。 (2 分 )
的部”分换成一个四字词语: 15 分)
。 (2 分)
二、选一选。(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脉 络 (lu )ò B. 踏 步 (t à) C. 苦 刑 (x ng)í D. 躲 避 (b ì)
军 阀 (f á) 革 命 (g é)
焚 烧 (f i)é 标 点 (bi ā o)
) (3 分) 靴 子 (xi )è
严 峻 (j ù n)
鼎 盛 (d ǐ ng) 埋 葬 (z àng)
锐 利 (ru )ì
土 匪 (f ē n)
) (3
魔 鬼 (mó) 泰 山 (t ài)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埋头 B·书藉 C. 批评 D. 制度
分)
革命 剧烈 昏倒 寄托
解放 粗暴 执行 责任
闪亮 残暴 任务 占据
3. 下列关联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出。
) (3 分)
A.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
B.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C.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就应该坚持到底。
D. 王鹏尽管接受了大家的批评,而且改正了错误。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
A. “这是我的妻子 ” 。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
是我的两个孩子。 ”
B. 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
“ 这
“ 老班长 ” 。
”
C. 他说: “ 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
D. 给爸爸打工,收获的不是金钱,而是坚毅的品质、正确的名利观、崇高的集体观念和强大的就业本领。
5. 下面一段话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李大钊不幸被捕,全家人心情十分( )。李大钊在敌人面前( )冷静。有时据理反驳敌人,有时用( )来进行无声的反抗。 1927 年 4 月 28 日,李大钊被敌人杀害,亲人和同志们万分( )。
A. 沉痛
沉默
沉着
沉重
B. 沉重
沉默
沉着 沉默
沉痛 沉痛
C. 沉痛
沉着 沉默 沉重
D. 沉重
沉着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5 分)
1. 老 班长虽 然瘦得只剩 皮包骨头,眼睛深深 地陷 了下去,但是 还一直用
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这句话运用
时也表现了老班长的 描写,说明了老班长
精神。( 5 分)
的状况,同
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中 “ 固 ” 的意思是
, “ 鸿毛 ” 用来比喻
。 (5 分 )
, “ 或 ” 的意思是 。整句话的意思是
3.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这句话运用了 ______的修辞手法,意思是
。表现了李大钊同志
的精神。( 5 分)
四、填写诗句或俗语。
(10 分)
1. 古代诗人常常托物言志,比如,诗人于谦通过“ 粉骨碎身浑不怕,
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诗人郑燮用 “ ,任 尔东西南北风 ” 来寄寓自己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2. 柳,又名杨柳,极易成活,插条而生
就是柳生命力旺盛的生动写照。 3. 俗话说: “
小事做起,好好孝敬父母吧。
五、英雄榜。( 4 分)
“ , ________________ ”
,子欲养而亲不待。 ” 趁父母年轻,让我们从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无数的英雄人物。你崇拜怎样的英雄?请在你的英雄榜单中挑选一位,然后说一说他的故事。
我崇拜
这位大英雄,在他身上发生的这件事情令我印象深刻:
阅读理解 (38 分 )
六、课内阅读。( 13 分)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 读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金络脑 ” 指的是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B. 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C. 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后两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D. 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其有 “ 诗鬼 ” 之称。
2.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5 分)
3. 整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5 分)
七、课外阅读。( 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