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十课知识点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5 18:34: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课

1、什么是正义:

①正义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②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2、正义的行为和非正义的行为: 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凡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政治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这。

3、正义制度的作用: 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社会所有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4、制度的正义性的表现:

制度的正义,有的表现为惩罚违法行为,对非正义进行矫正,即矫正的正义; 有的表现为对资源和利益的恰当分配,保证社会公平,即分配的正义;

有的则通过制定严格的程序,主大家都来遵守,以保证正义的实现,即程序的正义。 5、正义和正义制度的作用:

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6、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7、正义对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价值。 (1)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而正义则可以通过制度的制约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便利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2)如果失去正义的支撑,那么社会的大厦必须土崩瓦解。

(3)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8、为什么要维护社会规则和秩序

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没有人可以例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 9、我们应该怎样自觉维护正义

(1)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2)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3)做有正义感的人。 10、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11、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而非正义行为的盛行则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社会。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2)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我们立身做人人堂堂正正、立得正行得稳、爱憎分明、正气凛然、正大光明、无私无畏。正直具有无以摧毁的人格魅力,具有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一个人可以没有某种能力,但不能没有正直的骨气,不能没有浩然正气。

12、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如何做?)

(1)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2)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3)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总之,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去努力,更会为集体的正义去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