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重点整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22:50: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需记忆的标识)艺术是人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与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既是意识形态,也是精神生产形态

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基本特征)

(需记忆的标识)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 。 艺术形态

(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根据形象符号体系的不同——造型艺术、非造型艺术、造型与非造型相协的综合艺术。) (深层的主、客观因素不同——双向组成、可能双向转化)外在、内在、外内在综合性 表现:主体精神和艺术家传达自我思想情致的方式,分为三个交叉性层次 特点:

强烈的主体性(在艺术创作中情感意向始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最活跃的元素。)、 对象化的存在(独创性是艺术的生命,个性是艺术的灵魂。)、 美的形式构成 ★★★★

1、时间艺术(音乐、文学)音乐、文学(诗词)的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序列里动态性地实现的。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特性使这类艺术和时间结缘,在时间里显示它的生命活力和魅力,所以在美学上把它们称为“时间艺术”。

2、空间艺术(绘画=形线、明暗、色彩、雕塑=三度空间性)空间艺术的物化结构形式,主要是在一定的空间并列式地展开。

3、时空艺术(舞蹈)在空间里有程序的展开动态形象,又在时间里延续变动着空间样式 ★★

4、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一般诉诸视觉感官。符号体系是静态性的,带有按照自然原型准确塑形或变异塑形的特质,给人以视触感觉,仿佛是可以看见、可以触摸的实体存在。

绘画、雕塑属于造型艺术。摄影、工艺美术、民间美术、建筑的一部分,也可划归造型艺术,但又具有很大的独特性。

5、非造型艺术(音乐、舞蹈、建筑)一般诉诸听觉感官。符号体系是动态性的,带有超越物象原型、自由变化的特质,给人以听触感觉,仿佛是转瞬即逝、扑朔迷离、虚幻性的精神存在。

音乐、舞蹈是有代表性的非造型艺术。建筑基本上划归非造型艺术是因为它的某些音乐性特征。 6、造型与非造型相协的综合艺术(文学、音乐、建筑、戏剧·表演)是这种综合性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形态 ——

三大戏剧表演体系★★★

正确处理演员的“自我”与戏剧中“自我”的矛盾是表演艺术独特的美学课题,基于上述命题产生了三大

戏剧表演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忘我-酷似真实-寓教于情之乐 布莱希特体系:间离效果和史剧诗-本质真实-寓教于思之乐 梅兰芳表演体系:寓教于美之乐 —— 建筑

实用、坚固、令人愉快(三要素)★

古希腊三种柱式:多利亚式:庄重、森严、雄伟具有男性雄健之美;爱奥尼亚式:谨细、精致、温柔具有女性之美;科林斯式:布满雕饰、花盆具有高贵、华美的感觉。★★

(应用)艺术形态的构成的三种方式:★★

艺术形态本体不仅与物化结构和符号体系相关,而且与它深层的主、客观因素不同的组成方式——双向组成和可能双向转化相关。艺术形态深层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组成方式,以艺术家自我主体性为出发点,获得不同的实现,大体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 绘画-雕塑-建筑 第二种方式: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音乐 第三种方式: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整体性显现。综合艺术、书法

这三种方式,都是“心”和“物”在艺术中的双向组成关系。其中经常由一方面转化为另一方面,既呈现为双向转化的微妙过程,又呈现为艺术形态的复杂性、交叉性、多元性和多层次性。艺术形态深层的精神构成方式只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 —— ★★★★

中国书法为什么能够成为艺术品?

书法,可归属于第三类艺术形态构成——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性显现。

1、从象形因素出发,中国文字的发展成熟可以分为三期:纯图画期、图画做文字期、纯文字期 2、从用笔的因素讲中国书法艺术四要素:用笔、结体、意态、风神 ★★★★

音乐:以流动的、有组织的声音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

文学:通过语言符号这一特殊的物质媒介,通过诉诸想象,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

美术: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和物质材料,利用平面或空间,创造出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形象,进而给人以美感的客观对象,又称造型艺术。

舞蹈:以人为物质材料以动作姿态为语言,在时间的流程中以占有空间的艺术样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舞蹈的三要素:姿态、结构、动作)芭蕾舞是西方古典舞蹈最典范的形式孕育于意大利,发展于法国,兴盛于俄罗斯。)

戏剧:是一门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们因素于一体,通过演员的表演,向观众展示艺术化生活的艺术。戏剧中最基本的情感符号是动作。戏剧动作是经过组织的连续性动作系列,它造就了一个完

整的戏剧情境,还能预示未来的发展。道白是戏剧动作的精髓。

电影: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艺术的发生★

对于艺术的争论艺术界虽众说纷纭,但是公认的有以下两点:首先,承认艺术是人的创造物而非自然存在物;其次,艺术这种创造物的主要价值是供人们观赏,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不是其他实际功利性的用途。

原始“艺术” ★★★(实用功利)

是人类最早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对于原始人来说它主要价值是实用功利属性而非审美属性,是后来艺术史概念上引发出的特定含义 ★★★★

艺术起源于“劳动”(俄国普列汉诺夫、恩格斯)劳动说

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

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

艺术原是从非艺术活动中产生的。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动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产劳动。艺术的发生不是偶然,它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精神需要并由人自己创造的,而导致这种需要产生的原因和准备了艺术创造所必需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则是人类的劳动实践。人类的美感最早来源于工具的加工制作活动中。

优点:艺术起源于劳动,虽找到了艺术发生的终极根源,并能解释部分原始艺术现象。

缺点:只注意到了劳动的具体艺术形态发生之间表面的、直接的联系,而没看到人类的劳动实践是通过对整个美术发生的动力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如意识与观念,本能冲动,社会组织形式,人类体质形态,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间接地、深层地、广泛地给美术发生以影响的。 ★★★★

为什么说艺术最早起源于劳动说(原始艺术与劳动生产的关系)

1、人类早期的艺术活动是和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或者本身就是劳动生产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间接地为生产劳动的目的服务。

2、原始艺术与劳动生产的紧密联系还表现在它所描写的内容上。如:原始氏族的洞穴画等。

3、劳动对艺术发生要作用,同样表现在艺术的形式方面。如原始艺术中的音乐、舞蹈都是和劳动紧密结合

在一起的。

4、艺术与劳动的密切联系甚至可以从语源学上得到支持。

总之,艺术最初是从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生产劳动之中萌发的。 ★★★★

促使艺术发生的学说

1、模仿说:有关艺术起源的理论之一。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再现模仿,系统论述这一理论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2、游戏说:有关艺术起源的理论之一。康德、席勒、斯宾塞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

3、巫术说:有关艺术起源的理论之一。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氏族的巫术活动。首创一理论的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4、表现说:有关艺术起源的理论之一。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持这一理论的有法国美学家维隆、雪莱等

艺术发展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历史的传承关系、艺术形式表象方面、内容方面、民族的艺术传统和创作方法 ——

北魏雕像秀骨清像:最早的北魏时期雕塑的佛像以麦积山的为典型,所谓的 “秀骨清相”是指长脸细颈、瘦削轻羸、衣褶飘举脸上露出一种洞查宇宙人生奥秘的哲人的微笑,一副超凡脱俗的出世之态。★ ★★★★

“三一律”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尤其是悲剧)必须遵守的创作法则,其主要内容是“要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的充实。”

艺术在文化中的位置★★★

从总体上讲,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要素,在精神文化中,包含着艺术这个子系统。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来讲,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

艺术与宗教、道德、哲学、政治和科学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艺术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其他精神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艺术也反过来影响着它们。所以艺术与宗、道、哲、政治和科学之间有着不能相互代替,但又相互影响、互相渗透的关系。 具体去原版里看,P10。

★★★★

艺术的功能有哪些?

审美(最重要最基本)、认识、教育、娱乐、社会组织 ——

艺术的社会功用

答:艺术的社会功用有审美功用、认识功用和社会组织功用,其中审美功用是艺术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社会功用

其余功能说明具体去原版里看,P11。 ★★★★ 艺术作品

是艺术语言的具体形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是“意象”的物态化,是“有意味的形式”,是审美对象。 ——

为什么说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 ★★详见P12

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它是艺术实践这种独立自在的活动产物。 —— ★★★★

“意象”是艺术家头脑中的“意念”和现实生活中“物象”的结合体。

“意”是指: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象”指具体生活中传达出来“意”的物象。 ★★★★

六法论:(南齐)谢赫《古画品录》所提出的六法论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根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述:“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六法论中所讲的“经营位置”即 构图

艺术作品的“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涵外显的一种精神意境或意味。指艺术作品呈现的客观存在于有限中体现出的无限,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

简析艺术是一种语言体系。★★

艺术语言就是用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和体验时运用的独特表现方式和手段,艺术家运用独特的材料工具等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