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1:25: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人员职责。

(二)设立高危儿专科门诊,开展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及转诊服务工作,制定主要病种诊疗常规,具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对高危儿实行专案管理。

(三)有高危儿识别与救治技术的培训方案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十三、新生儿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

(一)新生儿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布局、设备设施、专业人员设置及医院感染控制符合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相关要求。

(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入住、出科符合指征。实行“危重程度评分”,定期评价收住患儿的适宜性及诊疗质量。

(三)按照新生儿诊疗规范及指南进行各项诊断、治疗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多学科联合查房和会诊的工作制度和流程。

十四、妇女保健管理

26

(一)执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关妇女保健工作规范,有妇女保健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规范、考核办法、工作计划、人员职责。

(二)按本院执业范围和业务部门设置要求开展妇女保健服务。建立妇女保健服务常规及主要疾病的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能解决妇女保健疑难问题,并给予规范的治疗和指导。

(三)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求,有妇女保健各种工作登记,定期总结分析,提出对妇女保健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十五、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

(一)执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范。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并落实。

(二)禁止“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情况发生。

(三)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诊疗和操作规范,有计划生

27

育并发症处理常规,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四)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信息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制度,并有专人负责。

十六、妇女儿童营养保健

(一)按照有关工作规范、技术规范开展妇女儿童营养保健工作。建立妇女儿童营养保健服务的转介机制和流程。

(二)提供营养评价、膳食营养咨询指导服务。有“住院患者各类膳食的适应征和膳食应用原则”,能提供满足治疗需求的膳食。

(三)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更老年期妇女、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营养不良和单纯性肥胖儿童等妇女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重点人群建立专案,进行诊断、干预评估和追踪随访,并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健康教育。

十七、妇女儿童心理保健

(一)按照有关工作规范、技术规范开展妇女儿童心理保健工作。建立妇女儿童心理保健服务的转介机制和流程。

(二)提供妇女儿童心理咨询、心理健康促进、心理行

28

为发育异常筛查、心理行为异常康复指导和基本干预训练、心理疾病的识别等服务。

(三)对更年期综合症、产后抑郁、儿童自闭症等重点人群建立专案,进行管理和追踪随访,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十八、妇女儿童康复治疗

(一)按照有关工作规范、技术规范开展妇女儿童康复保健工作。建立妇女儿童康复治疗服务的转介机制和流程。

(二)对妇女盆底功能障碍、产后和发育异常儿童康复等提供康复治疗前评估、康复方案、规范性的康复治疗和指导。

(三)对妇女盆底功能障碍、产后和儿童脑瘫等重点人群建立专案,进行管理和追踪随访,并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健康教育。

十九、妇女儿童中医服务管理

(一)按照有关工作规范、技术规范,设置中医诊疗科室,开展妇女儿童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29

(二)有中医诊疗规范,为妇女儿童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服务、特色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

(三)将中医药服务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中,建立妇女儿童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的转介机制和流程。

(四)中药房设置符合《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设置中药煎药室的,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要求。

二十、手术治疗管理

(一)实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度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有定期手术医师资格和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机制。

(二)有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和手术方案,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再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均应记录在病历中。

(三)患者手术前的知情同意包括术前诊断、手术目的和风险、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以及其他可选择的诊疗方法等。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