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8:29: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柏拉图与他的政治哲学
作者:程琼博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1期
摘 要:在民主之风盛行的今天,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倾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正是由于千百年来人们对柏拉图的政治哲学的发展、继承与批判,才会有当今发达的政治文明。因此,文章首先介绍柏拉图的政治哲学理论,并尝试着提出自己的理解与观点,并联系实际,对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柏拉图;智慧;自由民主;政治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3-0048-01
如果要讲柏拉图,绕不开苏格拉底。作为苏格拉底最得意的门生,同为西方哲学圣哲的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却是与他的老师针锋相对的。当雅典当局宣判苏格拉底死刑时,苏格拉底用宁肯服毒也不愿意出逃去践踏他所爱护的雅典的民主与法制,可这却深深的刺痛了当时年仅29岁的柏拉图的神经。并且加上民主的雅典对极权的斯巴达长达十八年的伯罗奔尼撒战役的落败。在这样双重的刺激之下,柏拉图成为了这个世界上也许是最著名的对民主政治的批评者之一。
在其著作《理想国》(The Republic)中,柏拉图摈弃了民主思想,他所阐述的乌托邦式的国家是由一个充满智慧的“哲学王”所统治的具有鲜明的阶级划分的“极权”政治体系。抛开罗素(Bertrant Russell)在《西方哲学史》里对“智慧”的定义穷追不舍的诟病,在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中,由哲学王进行独裁统治的开明君主制的政权是最具有效率且最优秀的,而当时在雅典,甚至现在世界流行的普遍民主制却被他排在了末端。 一、柏拉图的生平与他的哲学思想来源 (一)柏拉图的生平背景
柏拉图(Πλ των)于公元前427年生于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苏丹
(Sultan)、母亲是克里提俄涅(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第四。他的家庭据传是古雅典国王的后裔,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柯里西亚斯(Critias)的侄子。依据后来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才会使他口才如此甜蜜流畅。 (二)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柏拉图聆听自己导师的谆谆教诲时,他并没有全然接受苏格拉底的分析方法,在学习与思考期间他也萌发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作为苏格拉底最优秀的学生,柏拉图的哲学观念却与苏格拉底的大相径庭,苏格拉底主张每种东西都有其功能与德性,但是柏拉图却进一步提出世间万物皆有其本质或者称为本性的东西。因此,不同于苏格拉底所至死维护的雅典的民主制和法制,柏拉图认为本性的人应该从事合其本性的工作,于是他对社会阶级进行了划分,认为最好的政治体系便是由“哲学王”作为君主所领导的“极权政治”,这也是他政治哲学的基础。 (三)柏拉图《理想国》的创作背景
公元前399年,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发生了,他挚爱的老师苏格拉底受审并被民主制的雅典城邦判处死刑,柏拉图对当时的政治体制彻底绝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加等地以寻求知识。据说他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即著名的柏拉图学院,这所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并且,柏拉图最著名的也著于此。 二、对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简单评议
在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者的眼中,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所体现的思想是极其危险的极权主义。甚至有人视希特勒所建立的第三帝国就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建立的乌托邦的原型,并且西方社会对苏联当时共产共妻的谣言也能从柏拉图这里找到些许影子。但是,这些论点难免过于危言耸听了。在西方社会一直存在对于柏拉图的政治哲学的恐惧,这与西方社会的流传下来的民主与自由观念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是正是如此,也让他们在理解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时,产生了些许偏见和偏差。
在笔者看来,柏拉图的政治哲学的产生是与他当时所存在的历史条件息息相关的。如果仔细研读柏拉图的著作,会发现在他的政治哲学中的最优先目标便是城邦的富强与繁荣,在柏拉图眼中,人们的幸福与否是与城邦的兴盛与否分不开的,无论是一人统治的极权主义也好,分工明确的阶级分化也罢,甚至是共产共妻的思想,都是为了这一目标所服务的。但是,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生存的阴影已经慢慢淡化了,柏拉图这种不顾及人们多样化发展的政治哲学也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作为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一环,没有对柏拉图的政治哲学的批判与借鉴也不会有当今我们现在民主、自由、和谐的今天。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列奥·施特劳斯.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