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考察及制备OfficeWord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5:55: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三 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考察及制备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维生素C注射液稳定性考察,熟悉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思路。 2. 掌握注射剂(水针)的制备方法与工艺。

3.熟悉影响易氧化药物稳定性的因素和提高药物稳定性的措施。 4. 熟悉注射剂的质量检查 二、内容与时间 序号 1 2 3 总计 内容 影响维生素C溶液稳定性的因素考察 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备 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检查 时间(h) 5 4 3 12

三、原理与指导

注射剂系指将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乳状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注射剂由于直接将药液注入人体血管或组织内,故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且作用可靠,适用于抢救危重病人;对于不宜口服的药物,或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注射剂能发挥其应有的疗效;对某些药物可定位给药,产生局部作用。注射剂的成品,要求无菌、无热原,澄明度和剂量合格,安全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pH值符合规定等。

注射剂的处方设计应根据剂型特点、主药的理化性质及临床使用要求,从制剂的稳定性(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三个主要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分清主、次因素,用科学方法进行原、辅料(品种、用量)的选择,同时还要考虑生产条件和成本等问题。本实验通过对维生素C注射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并设计处方,再按拟定的处方进行制备。

维生素C用于防治坏血病,促进创伤及骨折、预防冠心病等,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维生素C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但在潮湿状态或溶液中,其分子结构中的烯二醇结构被很快氧化,生成黄色双酮化合物,虽仍有药效,但会迅速进一步氧化、断裂,生成一系列有色的无效物质。其反应如下:

COOHOCOCHCOHH2O

抗坏血酸 去氢抗坏血酸

HOCHCH2OH2,3-二酮-L-古罗糖酸

COOHCOOHOHHHOOCCHCOHCH2OH +

草酸 L-丁糖酸

因此,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设计应重点考虑如何延缓药物的氧化分解,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维生素C的氧化过程常会受到溶液的pH值、氧、重金属离子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延缓药物氧化分解可采用下列措施:(1)除氧,尽量减少药物与空气的接触,在配液和灌封中通入惰性气体(常用高纯度的氮气和二氧化碳);(2)加抗氧剂;(3)调节溶液pH;(4)加金属离子络合剂。

为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生产注射剂的厂房、设施必须严格遵守《药品生产质理管理规范》(GMP)的各项规定。对灌、封等关键工序、场所应采用层流洁净空气技术,使微粒和细菌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配制注射液的原辅料、溶剂、容器等的质量经检查均应符合各有关规定。为保证剂量准确,对于生产过程中易降解的原料药,经过实验,可适当增加投料量。注射剂的制备工艺要合理,其灭菌方法,应根据灭菌的药物及其制剂的稳定性、制剂的规格进行正确选择。

注射剂生产流程如下:

原辅料 蒸馏水→重蒸馏水→注射用水 →配液→过滤→灌封→灭菌→检漏→擦瓶→灯检

空安瓿→(割圆)→洗涤→烘干

→质检→印字→包装

四、仪器与材料

仪器:烧杯,量筒,天平,具塞刻度试管,3号垂熔玻璃漏斗,安瓿(2m1),电炉,pH计,灌注器,熔封机,酸式滴定管(25m1),锥形瓶(50~250ml),洗瓶,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材料:维生素C,碳酸氢钠,二氧化碳钢瓶,注射用水,亚甲蓝,0.001mol/LCuSO4溶液,Na2SO3,NaHSO3,Na2S2O3,Na2S2O5,盐酸半胱氨酸,0.1mol.L碘液,丙酮,稀醋酸,淀粉指示液等。 五、方法与步骤

(一)影响维生素C溶液稳定性的因素考察 1.加热时间的影响

取40m1注射用水,加维生素C 2.5g,分次加入碳酸氢钠约1.2g,边加边搅拌使完全溶解,添加注射用水至50m1,调节pH值为6.0,用0.22um的微孔滤膜过滤。分别量取滤液10ml于4支具塞试管中,放入沸水中煮沸,分别于0、15、30、60min时取出1支,冷却,以纯化水为空白对照,在420nm波长处测定各溶液的透光率,记录结果于表1,确定加热时间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

表1 加热时间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 煮沸时间/min

0

透光率/%

-1

15 30 60

2.溶液pH值的影响

取维生素C 5g,加注射用水80ml溶解后,各量取16m1,分别加NaHCO3粉末调节溶液pH值为4.0、5.0、6.0、7.0(用pH计测定),补加注射用水至20ml,再量取该液10ml装于具塞试管中(每pH值1支),做好标记,放入沸水中煮沸45min,取出,冷却,以纯化水为空白对照,在420nm波长处测定透光率,记录结果于表2。以pH值为横坐标,透光率为纵坐标作图,所得曲线最高处对应的pH值即为最稳pH值。

表2 pH值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 pH值 4.0 5.0 6.0 7.0

3.抗氧剂种类的影响 取维生素C 6g,加注射用水96ml溶解后,加NaHCO3调节pH值为6.0。各量取该液16ml,按表3加入抗氧剂,补加注射用水至20ml,再量取该液10ml于试管中(每条件1支),做好标记,于沸水中煮沸45min。取出,冷却,以纯化水为空白对照,在420nm波长处测定透光率,记录结果于表3。

表3 抗氧剂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

样品号 1 2 3 4 5

4.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取维生素C6g,加注射用水48ml溶解后,加NaHCO3调节pH值为6.0,再补加注射用水至60ml。分别量取该液10m1,按表4加入附加剂后,加注射用水稀释至20ml,再量取该液10ml于试管中(每条件1支),作好标记,放入沸水中煮沸45min。取出,冷却,以纯化水为空白对照,在420nm波长处测定透光率,记录结果于表4。

表4重金属离子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 样品号 0 1 2 3

附加条件 /

0.001mol/LCuSO4 5ml 0.001mol/LCuSO4 2.5ml 0.001mol/LCuSO42.5ml +5íTA-2Na 1ml

透光率/%

抗氧剂(终浓度) Na2SO3 0.2% NaHSO3 0.2% Na2S2O3 0.2% Na2S2O5 0.2% 盐酸半胱氨酸 0.2%

透光率/%

透光率/%

4

(二) 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备

5% EDTA-2Na 2.5ml

1.处方 规格100mg:2ml。由学生根据实验(一)的考察结果拟订处方,交实验指导教师审定。

物料 用量 处方分析 维生素C 2.5g 主药 * * *

注射用水 加至50ml 溶剂

2.操作 由学生拟定,交实验指导教师审定。 (三)维生素C注射液质量检查

1. 澄明度检查: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 H 可见异物检查法一:灯检法进行检查。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20支,除去容器标签,擦尽容器外壁,轻轻旋转和翻转容器使药液中存在的可见异物漂浮(注意不使药液产生气泡),置供试品于遮光板边缘处(光照度为1000~1500lx),在明视距离(通常25cm),分别在黑色和白色背景下,手持供试品颈部使药液轻轻翻转,用目检视。

20支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可见异物,如检出可见异物的供试品不超过1支,应另取20支同法检查,均不得检出。

2. 装量: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注射剂通则方法检查。取2ml安瓿5支,开启时注意避免损失,将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针头抽尽,然后注入经标化的量具内(量具的大小应使待测体积至少占其额定体积的40%),室温下检视,每支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量。

3. pH值测定:应为5.0~7.0。

4. 颜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维生素C注射液项下测定。取本品(1ml中含维生素C50m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2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过0.06。

5. 含量测定: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维生素C注射液项下测定,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精密量取样品液4ml,置150ml锥形瓶中,加蒸馏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不褪。每1ml碘液(0.1mol∕l)相当于8.806mg的VC(C6H8O6)。

6. 热原:取本品按2005年版药典二部附录检查,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2ml,应符合规定。(此项免做)

7. 无菌: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检查,应符合规定。(此项免做) 六、结果与讨论

1. 记录影响维生素C溶液稳定性的考察结果,加以讨论,并拟订维生素注射液的处方和制

备工艺和操作流程。

2. 记录澄明度检查结果,并列于表5中。

表5 澄明度检查结果

检查总数/支

废品数/支

合格数/支

合格率/%

玻屑 纤维 白头 焦头 其他

七、思考题

1.影响药物氧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止?

3. 将质量检查各项结果分别进行讨论。

总数

2.用NaHCO3调节维生素C注射液的pH值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3.你设计的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有哪些理论或实验依据? 4.何谓注射用水?制备时主要采用哪些方法和设备? 5.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

6. 为什么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查颜色,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