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帮文化与中国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18: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商帮文化与中国

想问一下在座各位有没有人知道刚才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对了它就是在山西一带十分有影响的《走西口》。它说的是丈夫出外谋生与送别的妻子作别的情形。它道出了生活的艰难和对爱人的不舍。至于它和我们今天的主题有什么联系。听完我们的演讲大家自然就会明白。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商帮文化与中国

首先我们得明确商帮的意义范畴。所谓的商帮就是以地邻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种商人集团。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以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联结起来,有着相同的文化基础、语言、习惯和信仰。

中国有四大商帮:分别是浙商、徽商、潮商和晋商。但今天我们着重要讲的是晋商。我们试图通过回顾晋商的兴衰成败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揭示中国文化的固有缺陷并就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资本主义给出我们自己的理解。

? 晋商最早起于宋朝。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较差,历史上土地贫瘠,生计困难,迫使许多人员走他乡,谋取什一之利。 就 像今天的农民为了生计进城打工一样,那时的山西青壮年也不得不背井离乡谋一条生路。因为当时的交通不像今天这样发达,来回一趟十分艰难。还有的就是走西口谋生计,但谁又能保证一去就能飞黄腾达、衣锦还乡呢。说不准这次一别就有可能永远都见不了面了。所以难舍难分就不难理解了。

? 即使有的人能衣锦还乡,但是当年的哥哥回家时时光已逝家里的妹妹也是红颜已老。当年的恩爱与缠绵已经是明

日黄花,不复存在了。据说有一个富贵还乡的山西商人也就是当年的哥哥在家大宴宾客。席间有一位客人看到一个衣衫蓝缕的老妇人蹲在大院的角落,就问那个老妇人是谁啊,是不是专门洗衣服的仆人老妈子。有人告诉他,那是大太太。就是当年送哥哥走西口的妹妹。 ? 其实所谓的爱情毕竟经不起时间的磨损和地位变化的冲击。或许正应了一句歌词: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爱情两个字好辛苦。不过恩爱情仇忠诚与背叛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我们还是往下看吧。

? 下面我们看一下晋商所取得的成就,在明清两朝的近六百年间晋商是雄霸中国商界的。其中一个证据就是富可敌国。据说单是平遥县城的几个大户的财产就达上亿两白银。而清朝国库的存银最多是也不过是五千万两。另外的就是晋商和他们的事业遍布全国涉足海外。最重要的就是当时山西在中国的地位显赫,是全国的金融中心。当时的平遥用今天最时髦的话说就是中国的华尔街。大家不要看今天这些街道破破烂烂的,如果在当时它们出了问题就像是今天的银行破产大家都取不了钱一样。

? 这是几个晋商的代表人物。别的大家可能不认识,但大家一定知道他乔致用,乔家大院的主人。

? 晋商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有他内在的原因和根据的。

? 第一是晋商应时而起,乘政策和大环境的东风。明朝的税制改革和清朝对于商业控制放松为晋商的崛起提供了可

能,而晋商是牢牢的抓住了机会。

? 第二是吃苦勤俭,具有进取精神。大部分出外闯荡的人都是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成功的欲望的,晋商不但有进取精神还特别能吃苦勤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凡是麻雀能飞过的地方都有我们山西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可见一般

? 第三是晋商崇尚诚信,名闻四海。万事诚为首,有了诚信,声誉就会随着到来,声誉来了,机会就会来,还怕没有财富吗

? 第四是敬业精神,学而优则商。士、农、工、商,以商为末。但是晋商在很大程度是屏弃了这种观念。他们以为士、农、工、商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一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把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到商业中去,为晋商的强盛提供了人才的保证。

? 第五是晋商具有群体精神,抱团应对。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木不成林。一个群体的力量总比个人的力量大。特别是在寒冬时抱团是求生存和发展的最好选择。

? 第六是晋商善于攀附政权,官商结合。朝中有人好办事。有了靠山财富来得更容易。不过攀附政权,官商结合是晋商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晋商失败的原因之一。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日中则移,月盈则亏,盛极则衰。有兴盛就有衰败,晋商也不例外。十九世纪末即同治光绪年间,称雄中国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