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4:13: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

延庆县文化委员会 范学新

【内容概要】我县“十一五”期间在传统文化资源的规划、挖掘、保护、利用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仍然不高,传统文化资源被保护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十分有限。今后应该在研究文化发展政策上、在传统文化研究上、在传统文化宣传上、在传统文化利用上、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上狠下工夫,快速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把文化软实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区别于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主要是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而体现出来的,主要包括文化、制度、传媒等内容。而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

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其中,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之源,保护、挖掘、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2011年2月公布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当中,就把加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十二五”时期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纲要》提出了要“强化首都功能核心区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占用腾退工作,抓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着力培育和塑造北京精神,不断增强全国文化中心功能……”这为今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延庆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挖掘、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延庆县是北京的远郊区县之一,地处北京西北,自古以来南北交通要塞和经济往来枢纽,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过渡地带。地域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十分丰厚。据不完全统计,县境内现有500余处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18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项。

近年来,延庆县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深入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在传统文化保护、利用、传承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和普查。从2005年至今,延庆先后组织了县境内长城实测调查、延庆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延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等工作,对县境内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摸底,为今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文化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在继续做好八达岭长城、水关长城、八达岭残长城、古崖居等文物旅游景点的保护利用工作的同时,争取各级文物保护资金3000多万元对县境内残长城、岔道城等5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并将文物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修缮后的岔道城、柳沟城、双营城等一批文物古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地下文物得到有效保护。近年来,市县文物部门先后对延庆南菜园、西屯、沈家营、张山营等地的10多处基本建设工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勘探面积55万平方米,发掘汉、唐至明清时期的古墓葬2000余座,出土各类珍贵文物4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