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一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28: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谋学网www.mouxue.com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德育管理者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光靠一般号召是不行的,他必须制定一个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提出若干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德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是肯定德育管理过程哪一环节的意义( ) A、确定德育目标 B、制定德育计划 C、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D、检查和总结

第2题,\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表明,道德品质是( ) A、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B、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C、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D、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

第3题,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 )。 A、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德育原则

C、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D、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第4题,哪一德育原则主要是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通过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这一规律提出来的( )

A、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知行统一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第5题,从理论角度对\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理论家是( ) A、顾明远 B、亚里士多德 C、杜威

谋学网www.mouxue.com

D、皮亚杰

第6题,( )是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A、政治教育 B、道德教育 C、思想教育 D、法制教育

第7题,国际课程理论领域的隐性课程的概念出现于( ) A、20世纪40年代后期 B、20世纪50年代后期 C、20世纪60年代后期 D、20世纪70年代后期

第8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选择和确立人生目的时,应当做到( ) A、以利己为主又兼利别人

B、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私利为转移

C、满足于个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实现

D、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并在此前提下谋取个人正当利益

第9题,那一个教育家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强调社会是道德教育的最后根据( ) A、涂尔干 B、卢梭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第10题,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特征在于( ) A、教育性或思想性是它的第一要义 B、启发性是它的第一要义 C、道德是它的第一要义 D、学习知识是它的第一要义

谋学网www.mouxue.com

第11题,\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这句话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康德 D、赫尔巴特

第12题,现代学校德育管理与现代经济管理和其他非学校管理的区别在于(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教育性 D、实践性

第13题,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是( ) A、活动性 B、民主性 C、认知性 D、科学性

第14题,\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孟子

第15题,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B、家长委员会

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D、学校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