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2:47: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引进舰用燃气轮机的失败经历
21型护卫舰是第一型使用英国皇家海军指定的舰船燃气轮机“标准动力单元”的军舰,该型舰早已退役。
著名的“奥林普斯”舰船燃气轮机现在仍在英国皇家海军大量使用。
2007年,中国舰船燃气轮机研制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闻雪友教授接受了采访,在访问中说了这么一段话:“(WP-8改燃气轮机)样机研制成功,准备转入装备生产时,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向来受限不能向中国出口舰船燃气轮机的某海军大国著名公司主动表示,可卖给中国某型船用燃气轮机。”其实,这里面的某海军大国,就是一度成为全球海上霸主的老牌海军强国——英国;某著名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而某型船用燃气轮机,就是当时英国海军最主要的舰船动力之一——著名的“奥林普斯”舰船燃气轮机。
中西方蜜月期的收获
人民海军草创之初,装备多为起义或缴获之国民党海军舰艇,后通过香港等渠道陆续购进部分英、美作为二战剩余物资出售的老旧舰艇。这些舰艇里,除其中部分美制登陆舰艇尚属较为先进、堪用之外,其余以老、旧、残、小居多,甚至有用民船加装火炮充数者。建国以后,由于中国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联合封锁,急需壮大海军力量。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不但通过购入部分急用舰艇(例如驱逐舰)初步充实了海军规模,而且通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在国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舰艇研制体系,中、小型舰艇的装备基本上保证了立足于国内生产。但由于本身基础薄弱,再加上“大跃进”等活动的不良影响,在两国关系恶化、无法再从苏联获得进一步的技术交流之后,中国的舰船科研水平便流于停滞了。
1972年,尼克松闪电访华、确定了北约“联华抗苏”的行动基调。随后,中国跟美、英、法、德等北约主要科技大国开始了频繁的接触、交流,意图引进部分国内暂时无法解决的先进技术、装备,加速追赶先进发达国家的步伐。而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中国的国防和科技实力,从而增加与苏联对抗的筹码,这些国家也在不威胁北约利益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此类交流活动,同时期望能够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分一杯羹。这一点对于英、法、德等与中国没有直接的地缘政治联系的国家来说,可能是其主要目的之一。仅在动力装置现代化方面,到了1980年代初,中国就已经从英国引进了中等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从法国引进了舰船
柴油机技术,从西德引进了舰船、车用柴油机技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通过这些技术的引进、吸收,中国的动力装置技术得到了长足进步,从仿造苏联的四五十年代水平一举跃进到了西欧先进工业国家的六七十年代水平。
西方舰船燃气轮机的发展
西欧国家是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实用化的先行者,最早的实用案例可以追溯到1940年,当时瑞士试制了燃气轮机动力的铁道机车。在二战中的大西洋战区,德军潜艇一度严重威胁盟军的海上生命线,盟军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太平洋战区,美军潜艇掐断了日本的海上生命线,为日本帝国主义的覆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由此,潜艇被当时各国海军视为最严重的海上威胁之一。而战后苏联海军在获得了德国先进潜艇技术的基础上,也开始大量建造远洋潜艇。固然红海军有填补主力舰战力真空的无奈,但是对北约诸国海军施加的反潜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
早期反潜战常常劳师动众,却往往劳而无功,除了探潜、反潜装备不尽人意之外,反潜舰艇的动力装置不能满足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二战时的主要舰艇动力不外乎柴油机和蒸汽轮机两种。柴油机动力装置省油、加速性能好,但是自身噪音较大,特别是在水中能够远距离传播的低频噪音比较大,往往反潜舰艇还没有发现潜艇,就已经先被潜艇发现了。而且当年的舰艇柴油机功率普遍不高,导致柴油机动力舰艇的最大航速也偏低,追击潜艇时往往力有不逮。蒸汽轮机动力装置刚好相反,自身噪音较低、单机功率大,但是加速性能比较差,也比较耗油。因此,使用蒸汽轮机推进的舰艇不太适合担任低速运输船队的护航任务。在战后各国海军已经普遍缩小规模的情况下,必须采用一种能够综合柴油机和蒸汽轮机优点的新型动力装置,才能满足新一代反潜舰艇的需求。
燃气轮机正是能够满足这些苛刻要求的新型动力装置。作为一种持续回转式工作的热机,其噪声、振动远远小于柴油机,在加装了防振、隔音设施后,甚至优于同为持续回转式工作的蒸汽轮机。油门变化时,其燃气量的变化能够接近实时地作用在输出轴上,加速性不仅远优于蒸汽轮机,也优于最好的舰船柴油机。燃气轮机动力装置还有体积小、重量轻、比功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