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7:28: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作者:何二阳

来源:《教育界》2013年第01期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选课堂练习、联系生活实际等三种途径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效率 途径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同学的主动参与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面广,课堂效率就高,教学效果就好,学习成绩就会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效率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目的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只有当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欲望时,才能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中,有趣的学习材料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一节时,可以利用悬念来导入新课,如图:海中有一小岛A,该岛四周10海里内有暗礁,今有货轮由西向东航行,开始在A岛南偏西55°的B处,往东航行20海里后到达该岛的南偏西 25°的C处后,货轮继续往东航行。你认为货轮继续往东航行会有触礁的危险吗?一上课先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又相对枯燥无味,与学生以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和生动活泼的特点构成矛盾。为了体现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强化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思维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激发兴趣,使他们跃跃欲试。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方法进行操作,主动探索、观察、讨论、发现、交流、大胆推导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问:大家认真观察,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联系?根据上面的发现,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通过操作后,已经明确了两个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空间形式,这样他们要说的话就很多,就有参与的兴趣,完全有可能进行加工、整理、进而推导出公式,课堂教学也更加有效。

二、精选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合理的练习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反馈信息。优化练习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注意适当巩固。设计练习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遵循教学结构的原则,力争使练习内容达到: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如教学《平方差公式》时,可设计如下三种类型的练习题: (1)基本题

计算:A (a+2)(a-2) B (3a+2b)(3a-2b) C (-x+1)(-x-1) D (-4k+3)(-4k-3) (2)发展题: 计算:

A (mn-3n) (mn+3n) B (0.5m+3n)(3n-0.5m) C x2+(y-x) (y+x)

D (3m-4n) (4n+3m)-(2m-n) (2m+3n) (3)提高题: 计算:

A (an+b)(an-b) B (a+1)(a-1)(a2+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C 20112-2011×2009

这种把练习内容分为几个档次,不搞一刀切的设计,可使差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加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测量旗杆的高度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实际操作。选一根长度为a米的标杆,竖直放在地上,测出标杆的影长为b米,再测出旗杆的影长为c米,旗杆的高度就为ac/b米。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