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教学方法在动物毒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2:01: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举例教学方法在动物毒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作者:王旭 程古月 谢书宇 潘源虎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5年第01期

摘 要:在动物毒理学的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举例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该文介绍了几种在教学中常用的举例方式:举兽医临床中毒病例,启发学生临床思维;举兽药食品安全事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以通俗易懂的哲学术语和思维阐述毒理学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举例式教学能帮助学生整合各种知识,更全面、深刻地学习和掌握动物毒理学知识,为将来职业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动物毒理学 举例法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a)-0210-02 动物毒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现代毒理学和现代兽医药理学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已成为动物医学和动植检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涵盖基础知识多等特点。但是对于陌生而繁多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毒性作用机理,学生难以迅速掌握,因此就常常依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极为重要。举例法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当的举例能使学生好奇心骤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动物毒理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该课题组教师采用举例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结合课题组近年来开展举例教学法的实践,谈谈对举例教学法的初步认识及应用体会。 1 以兽医临床中毒病例,启发学生临床思维

动物毒理学中经常涉及到兽医临床中的中毒病例,然而对动物是否是中毒的判断及其中毒原因的探究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要与临床各科教学中的有所不同,从动物、兽药、适应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分析动物是否中毒。如果是中毒,可能的中毒原因是什么。在举例中,让学生了解动物毒理学方面的知识,学会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毒理学知识和分析中毒机理,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所举的临床典型病例要能和动物毒理学方面的理论密切联系,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比如,在教授磺胺类兽药中毒时,举了近期报纸上报道的肉鸡因超量使用磺胺类药物引起急性中毒的案例。首先,让学生从所学的毒理学知识中判断肉鸡大量死亡的原因到底是传染病还是化合物中毒所致。该病例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大家都像毒理学家一样,积极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最终得出结论是中毒所致。随后,笔者进行了磺胺类药物中毒症状的教学。为了更好的说明临床症状,笔者专门搜集了磺胺类兽药导致鸡急性中毒的图片,一一展示给学生,总结出主要表现为痉挛和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症状,从视觉角度强化了学生对磺胺类兽药中毒的印象。通过举例教学,枯燥的内容不但形象化了,而且也易于记忆。临床病例的提出,可以让学生兴趣倍增,拉近与实践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类药物的毒性特点和临床中毒症状。通过举例法教学,学生开始重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对兽医临床实践中的中毒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举例教学法让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学、传染病学和兽医药理学等各科知识在学生的思维中融会贯通,不再彼此孤立,因而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学生将来从事兽医和动植检工作奠定基础。 2 以兽药食品安全事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如该校动医学院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从事与动物性食品生产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行业,如:生猪生产、兽药销售和肉牛生产等工作。因此,动物毒理学对学生了解违禁兽药的使用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质量观念和食品安全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畜产品安全中,“瘦肉精”的危害很大。2011年3月15日央视播出济源双汇“瘦肉精”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伦特罗,属于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中的β2受体激动药。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可以使动物代谢加快,蛋白质合成增加,脂肪分解加快,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但“瘦肉精”毒性较强,人吃了含有“瘦肉精”的畜产品,只需摄入20μg,就可能引起心慌、战栗、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尤其对高血压、心脏病、甲亢、前列腺肥大等患者,其危险性更为严重。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瘦肉精”除了可造成食物中毒等身体不良反应,更可能引发基础疾病,致人死亡。而“瘦肉精”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养殖人员片面追求利益,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所致。在课堂上,笔者将“瘦肉精”导致的大量人员中毒事件一一展示,询问学生的感想。学生们积极发言,就“瘦肉精”事件提出了多种预防措施。同时,笔者宣讲了国家对此类兽药违法使用的严厉处罚政策,告诫所有将来可能从事畜产品生产的学生要遵循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赚黑心钱。

3 以通俗易懂的哲学思维阐述毒理学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一种化合物是不是毒物,其决定因素是什么?在课堂上,笔者抛出这一问题,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随后,笔者用食盐为例说明决定化合物是不是毒物的关键因素。食盐为畜禽饲料中的组成部分,对维持机体起到很大作用,是有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然而,食盐饲喂过多,畜禽则易发生中毒,以神经症状和消化紊乱为临床特征。猪的食盐摄入量超过每千克体重2.2 g,就有引起中毒的危险性。猪中毒的常见原因是饲料中食盐过多。由此,就可以用“物极必反”来总结食盐在猪生长中的作用。食盐的添加量过少,不利于猪生长,过多则使猪发生中毒。故饲料配制过程中,各种成分均有严格的剂量限制,需要准确称量。从这个案例中自然而然的得出剂量是决定一个化合物是不是有毒物质的关键因素,同时引用瑞典科学家Paracelsus的话,“所有物质都是毒物,没有不是毒物的物质,唯有剂量使之区分为毒物还是药物,物质本身不是毒物,主要是剂量才使一个物质变成毒物”。

哲学中的质量互变规律,即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表现为量变到质变和由质变到新的量变的变化过程,该规律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被证实了”。质变量变既是唯物的又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辩证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其次,在量变基础上发生的质变,体现和巩固质变的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质变。作为以药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动物毒理学的许多地方都体现出质量互变规律。教学当中我们恰当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将哲学观点运用于动物毒理学教学中,对教学有着明显地促进作用,不但加强了基本概念的理解,使高难度知识化难为易,而且提升了学生探索性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质量互变规律被用于帮助学生了解毒理学中较难的基本概念,如最大无作用剂量、最小有作用剂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半数致死量、绝对致死量等。随着剂量的增加,效应也不断增强,从出现反应到死亡,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在举例教学中,笔者将哲学中的辨证思维与所举事例相结合,对学生正确理解毒理学中的概念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引导了学生怎样用哲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中的世界。这正如古书上说的:“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教人以渔,终生受用”。

在举例教学中,所选事例要有代表性,如“瘦肉精、速成鸡”和“三鹿奶粉”事件,是我国社会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参与讨论的热情。在此例中,也包含了教师本人的情感,即痛恨在畜产品中添加违禁兽药的行为,这种真实的情感也会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操。举例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因素,力求使学生的个人直接经验与动物毒理学上所教授的间接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和接受。只有学生理解和接受了知识,才表明举例是恰当的,也才能体现出举例教学的优越性。课堂上举例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举例时间和先后顺序。而多种举例方法均可在同一课堂上实现,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总之,恰当的举例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迅速理解化合物的毒性特点和毒作用机制。通过动物毒理学课堂上的举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健全的人格,为我国动物性产品的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旭,程古月,谢书宇,潘源虎.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动物毒理学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7):212.

[2] 罗俊峰,李杰.课堂举例的心理学分析[J].科技信息,2009(22):559.

[3] 冀志学.质量互变规律在化学教学中的体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7):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