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评价鉴赏小说中的表达技巧应考策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20:35: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考小说阅读:评价鉴赏小说中的表达技巧应考策略

高考小说阅读:评价鉴赏小说中的表达技巧应考策略

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感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

小说作为文学类作品,在表达技巧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表达方式角度

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小说中的各种表达技巧应该说都是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做表达技巧鉴赏这类题目时,要注意结合小说的人物和主题进行分析,同时要联系小说中具体内容来阐发。

《狂人日记》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这种叙述方法的优势是能够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表现人物,能够集中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物的思想意识。“狂人”是由于受到某种迫害而引起了精神错乱,产生了诸多在常人看来不合情理的思想意识,不仅认为周围的人想陷害他,连“赵家的狗”也将要害他,甚至家里的人,甚至自己亲密的大哥也成了他们的同伙。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一独特的视角,将一个充满反封建礼教意识的、无私无畏倡导新思想的斗士形象充分地刻画出来。反封建斗士的孤独无援的精神世界也刻画得淋漓尽致。

2.选材剪裁角度

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小说的选材往往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真实、新颖的典型事件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或者将一种意识行为形象化、具体化,以此来形象地反映生活或者阐释一种哲学思想,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或者行为,使人们产生思想上的某种认同或感观。

如《祝福》就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事件:祥林嫂再嫁;儿子被狼吃了;祥林嫂头上的疤;祥林嫂的死。通过这些描写,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根源。作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贯穿着“改造国民性”的主题。

3.表现手法角度

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

一篇短篇小说往往以某种表现手法为主,兼用其他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的运用正体现小说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这也正是命题者所情有独钟之处,对这些表现手法我们应该进行研究,掌握它们的特点和独特的表达效果。

如《狂人日记》通篇使用象征手法,使小说主题表达得既深刻又含蓄,产生了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其中的“月亮”“赵家的狗”“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没年代的历史”等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里面。

4.结构安排角度

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小说的结构是显示作家匠心的地方。传统小说往往以结构取胜,现代小说虽风格多样,重视结构也是大多数作家所关注的。这也是命题者最易选中的方面。

《狂人日记》的结尾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包含鲁迅先生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和对那种摧残人性的制度的痛彻骨髓的恨,这也正是鲁迅先生对昏睡中的国民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

5.修辞手法角度

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结合小说原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简练、生动及修辞手法,要揭示表达的感情态度和表达的效果。

《生命》的开头一句“当我正像一头公牛而生命便遭作践的时候,我在心中甚至和作践者是保持着高度一致的”运用比喻,将当年的自己比作一头公牛,生动有趣地写出自己当年身强力壮、精力充沛的生命状态,同时也表达对生命遭到践踏的愤怒和生命易衰的感慨。

6.语言特色角度

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朴实、通俗。结合小说原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揭示表达的效果。

如《小二黑结婚》中在刻画二诸葛这个人物形象时,就运用了“不宜栽种”“属猴的”“命相不对”“恩典恩典”之类的话,符合人物的个性、通俗易懂。

解答小说表达技巧的三步骤:

第一步:小说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第二步:表达了什么内容。

第三步:有何艺术效果或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机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