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0:44: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标准答案:C
51、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2)( ) A.《离骚》 B.《天问》 C.《九歌》 D.《九章》
标准答案:C 52、《陌上桑》选自于( )(2)( )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古诗十九首》
标准答案:C 5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 )(2)( ) A.七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七言歌行 D.七言排律
标准答案:C 54、《杜陵叟》是( )(2)( ) A.律诗 B.绝句
C.新题乐府诗 D.乐府旧题诗
标准答案:C
55、唐代诗人杜甫是( )(2)( ) A.现实主义诗人 B.浪漫主义诗人 C.豪放派词人 D.婉约派词人
标准答案:A
56、岑参是( )(2)( ) A.山水田园派诗人 B.边塞派诗人 C.豪放派词人 D.婉约派词人
标准答案:B
225679651.doc 第 9 页 共 18 页
57、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引用的“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一语出自( )(2)( ) A.《答李翊书》 B.《答司马谏议书》 C.《谏逐客书》 D.《论气节》
标准答案:D 5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 )(2)( ) A.田园诗 B.爱情诗 C.宴饮诗 D.边塞诗
标准答案:B
59、唐代诗坛上的“小杜”指的是( )(2)( ) A.杜审言 B.杜甫 C.杜牧 D.杜荀鹤
标准答案:C 60、《北方》的作者是( )(2)( ) A.冰心 B.徐志摩 C.郭沫若 D.艾青
标准答案:B
61、用“茅盾”作笔名的作家是( )(2)( ) A.周树人 B.沈德鸿 C.郭沫若 D.谢婉莹
标准答案:B
62、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 )(2)( A.今昔对比 B.托物言志 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扬
标准答案:D 63、《北方》选自( )(2)( )
225679651.doc 第 10 页 共 18 页 )
A.诗集《北方》 B.诗集《大堰河》 C.诗集《宝石的红星》 D.诗集《向太阳》
标准答案:A
6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 ) A.悖谬,急于事功,焕然冰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炫目,矫揉造作,愤世嫉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C.诀别,珠连璧合,直截了当,一言以蔽之 D.起讫,风餐露宿,仓皇失措,万变不离其中
标准答案:B
6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随着个人崇拜的逐渐淡漠,那些曾经令人________的“圣地”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②要使社会上的正义感永不_______,就要在整个民族中大力弘扬正气,特别是广大为政者要带个好头。
③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________不是一个堂堂的高级干部应该干的,然而成克杰恰恰这样干了。 (2)( )
A.向往、泯灭、 截然 B.神往、 磨灭、 截然 C.向往、磨灭、 决然 D.神往、 泯灭、 决然
标准答案:D
66、下列句子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①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 ②我把它们捧在手里
③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 ④紧紧地贴近心窝
⑤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⑥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 (2)( ) A.③⑥①④②⑤ B.③①⑥②④⑤ C.①②④⑤⑥③ D.①⑥②⑤④③
标准答案:B
67、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 )
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我赶紧上去扶住了他。
B.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送礼者与受贿者彼此心照不宣,导致权力腐败案件的不易觉
225679651.doc 第 11 页 共 18 页
察。
C.我们刚刚战胜了“非典”,而禽流感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2004年的春天从天而降。
D.在中超最后一个阶段的比赛中,实德队以0 : 1折戟沉沙,其表现差强人意,令人遗憾。
标准答案:B
68、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2)( ) A.寒暄(没话找话说) 心惊胆寒(形容紧张害怕)
寒苦(天气极冷) 问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心)
B.陈诉(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痛苦或委屈) 陈陈相因(在传统的基础上改进) 陈迹(过去的事情)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使旧事物向新的方向发展)
C.如期(按照期限) 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 如其(如果) 空空如也(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D.见怪(责备,怪罪) 见仁见智(对不同的问题,见解却一致) 见证(可以作为证据的)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
标准答案:C
69、下列句子中“于”字表示比较的是(2)( ) A.龟玉毁于椟中。
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迎蹇叔于宋。
标准答案:B 70、“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手法是(2)( ) A.比喻 B.排比 C.层递 D.对偶
标准答案:D 71、“狡兔三窟”这个成语的出处是(2)( ) A.《论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庄子》
标准答案:C
225679651.doc 第 12 页 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