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16 17:45: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l、“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C )。 A、复杂性 B、群体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 D )。
A、人文教育 B、发展艺术 C、艺术教育 D、服务社会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C )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4、高等学校管理以( C )为特征。
A、教学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学术管理 D、物力资源管理 5、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C )。
A、丹尼森 B、斯特鲁米林 C、舒尔茨 D、沃尔什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C )。
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5年 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基本教学方法是( A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8、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D )。P32
A、中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山西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 D )的研究。 A、教师劳动B、教学环境 C、教学设备D、教学方法 10、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C ) 。
A、备课B、辅导答疑 C、上课 D、课后总结 11、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A )。
A、因材施教B、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C、扩大教学规模 D、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12、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 B )。 A、夸美纽斯B、洪堡C、赫尔巴特D、范海斯
13、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 B )。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14、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 A A、教育法 B、学位条例 C、教师法 D、高等教育法 15、赠地学院运动申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乃尔大学和( D )。 A、柏林大学 B、剑桥大学 C、牛津大学 D、威斯康辛大学 16、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 C )。 A、学衔 B、学位 C、学历D、学识
17、在中国首先实行选修制的大学是( A )。
A、北京大学 B、河南大学堂 C、南洋公学D、苏州大学堂 18、科研准备阶段的主要环节有确定选题和( A )。
A、申请立项 B、实验测试 C、理论概括 D、审核鉴定 19、( D )的建立,标志的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A、国子监 B、书院 C、稷下学宫 D、太学 20、从教育管理权利的划分方式来看,不属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主要模式的 选项是( D )。
A、集权型 B、分权型 C、并重型 D、独立型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 )。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 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 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 22、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 C )。
。1
)
A、包含关系 B、被包含关系C、比例关系 D、互补关系 23、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 A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C、教育任务 D、培养目标 24、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 B )。
A、经济 B、政治 C、文化D、法律
25、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的时期是( D )。
A、16世纪前半期B、17世纪后半期C、18世纪前半期 D、19世纪后半期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学是学生独立发现的一种活动。× 教师教,学生学 2、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3、我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出现。√ 4、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称之为专才教育。× 5、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6、教学中的直观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7、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成正比。√ 8、高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 9、一套完整的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和辅助教材。√
10、教学原则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所以仅仅具有实践性。×11、启发式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 启发式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原则 12、一个学校科研能力及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层次和地位的唯一标志。 × 13、备课就是编写教案。 × 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14、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 15、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l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3
2、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44 3、高校课程结构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14 4、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作用有哪些?169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请结合任教学科的特点,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评述。131 2、请联系实际,试述高校或中专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具体表现.196
2003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师劳动特点的( C )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协作意识。 A.复杂性B.简单性 C.群体性D.创造性 2.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 C)。
A.沃尔什B.斯特鲁米林 C.舒尔茨 D.丹尼森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C )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A.
5.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D )。 A.中级人才B.中级专门人才 C.高级人才 D 高级专门人才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C )。 A.1985年B.1992年 C.1993年 D.1995年
7.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起源于( A )。
A.美国B.日本 C.英国 D.中国 8.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D )。
2
A.北洋水师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三江师范学堂D.京师同文馆 9.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 B )。
A.层次结构 B科类结构 C.形式结构 D.能级结构 10.高等学校管理以( C )为特征。
A.教学管理B.人力资源管理 C.学术管理 D.物质资源管理 1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C )。
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防微杜渐
12.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 A )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A.文法医神 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 D.神哲理法 13.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 )。 A.经济B政治 C.文化D.法律
14.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 C )。 A.学衔B 学位 C.学历 D.学识 15.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 B )。 A.《论语》 B《学记》 C.《大学》D.《中庸》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 )。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 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 17.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 A )。
A.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C.教育任务 D.培养目标 18.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C )。
A、备课B、辅导答疑 C、上课 D、课后总结 19.师生之间的认知与情感关系属于( A )。
A.心理关系 B 组织关系 C.人际关系 D.工作关系
20.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哪一位教育家得成功经验( C )。
A.凯洛夫 B.陶行知 C.马卡连柯 D. 杜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 3000 )年前就已出现。 2.( 太学 )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3.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 33% )应归因于教育。 4.19世纪中后期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 英才教育模式 )。
5.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专业性)、( 独立性)、( 实践性)和( 创造性 )。 6.1917年蔡元培首先在中国北京大学实行( 选修制 )。 7.科学研究是衡量( 高等学校水平 )的重要标志。
8.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德国人( 洪堡 )。 10.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大致可以分为( 集权 )、( 分权 )和( 并重 )。 11.高等学校享有( 办学自主权 )和( 法人资格 )。234
12.“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大学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到( 服务社会 )
13.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 教育目的 )在高等教育阶段的特殊而具体的体现。 14.知识面和职业应用面宽广的是( 通才 )。
15.高等学校课程的横向结构是以课程对于( 专业的适应性 )来划分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44 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140 3.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160
4.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中的作用有哪些? 169 5.简述高校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 196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请结合所任教的学科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评述。 130—139
3